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思考

【作者】 梁大亮

【机构】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英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知识,地理课程的生活化特征尤为明显。初中地理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初中地理教师要有意识的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应用更多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重点就初中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挖掘初中地理课程的生活内涵,设计更多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尤其是随着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理念上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加迫切,需要初中地理教师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创设更多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地理知识的导入教学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导入过程,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或举例与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知识,引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导入生活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与通俗化,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列举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气候的地区差异》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学生:世界上主要有哪些类型的气候?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中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接着还可以提问: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教师通过层层引导,逐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可以顺利引出教学主体知识课题,更好地展开本节课堂的地理教学内容。
  二、设置生活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初中地理蕴含丰富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如果教师单纯实施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则很难让学生理解内容。所以,地理教师需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引入及创设生活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讲授“自然环境具有的差异性”时,地理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背景相联系,进而激发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及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当大兴安岭还在飘雪花的时候,长江两岸的鲜花早已盛开?为何过年之时,人们都喜欢到三亚旅游?”进而把陆地环境中的地域差异引入课堂,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也不一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爬山的经历,然后提问:“在山脚下是什么感觉?登上山顶之后又是怎样的感觉?”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自由发言:“海拔上升,会看到不同景色,温度也不同。因为海拔不同,空气当中的水分、气温及气压都在发生变化”,由此让学生对自然环境具有的差异性进行了解。这种授课方式可让抽象知识变成具体的生活问题,学生可借助自身见闻来调动思维,积极思考,表达想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三、善于捕捉时事素材
  按常理来说,历年高考地理的命题总是与时事热点密切相关。比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这项倡议就在2015年的江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体现。以此为依据,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捕捉“一带一路”的时事素材,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探索背景。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一带一路所带给沿途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这项工程对沿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热点时事素材的敏感度,进而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获取并探究地理知识的习惯。
  四、开展实践性的地理课堂活动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总结提炼之后,便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活动,对生活化的教材进行模拟,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起学习兴趣。在模拟生活化教材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通过将地理事物进行有效的模拟,来使得地理教学内容能够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这二者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让地理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还能够使原本静止的地理事物动起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更加高效。
  例如,以“天气与气候”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之中,会涉及到讲解“锋面雨的形成与锋面雨带的推移”这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来进行PPT制作,将“锋面雨的形成”过程用一种动态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能够对“锋面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有直观的感受。其次,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锋面雨的推移过程以及推移具体条件”进行有效的探讨。当然,教师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将“锋面雨形成时候的景象”呈现出来,好使得学生能够对“锋面雨”的动态情景有更深的感受。在进行这样的呈现的时候,为了应景,教师还可以为这个课件或者是PPT配上相称的音乐,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视觉以及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对“锋面雨的变化”过程有更深的了解。此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对大自然的变化魅力有更深的认识,还能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得以加深。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可靠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其运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教学方式的局限,使学生的共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引入时事热点,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地理作业,以有效增强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