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建组的基本原则

【作者】 周江山

【机构】 (湖北省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导学案”加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湖北乃至全国越来越被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所认同,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中越来越普及,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科学建组学习小组这一角度谈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字:合作学习;学习小组建立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这些理念,这一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采用。那么,学习小组的建立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首先,学习小组的建立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建组。“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对子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这里所谓的“质”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学习成绩,应该还包括性别(男女生比例)、学生的性格、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表现积极或不积极)、学生的思维(理性思维强与想象思维强的学生比例)、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习惯爱好、学生的家庭背景等等。教师建组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可能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其次,学习小组的建立要遵循自主建组原则。先给大学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孩子有尿床的习惯,孩子的父母带孩子看了很多医生,医生都说孩子没有问题,可也治不了孩子尿床的毛病,都快三岁了还是尿床,聪明的父亲想了一个办法,他带着儿子来到家具店,说要给儿子买一个小床,他先让儿子挑了一个小床,再让儿子把钱交给售货员,然后父子俩一起将小床搬回家,当天晚上,儿子高兴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第二天小床是干净的,第三天小床也是干净的……,孩子尿床的毛病竟然好了,母亲感到奇怪,问孩子的父亲是怎么回事,孩子父亲说:“你还是问你儿子吧。”孩子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床,我怎么会尿床呢?”由上面的故事我们都会体会到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小组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立的小组学生才会认为是自己的小组,才会乐意为小组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学习小组的建立尽量不要由教师或班主任一手操办,应由学生一手操办。
  具体实施可采用六步建组法:第一步“讲”,教师或班主任在班内宣讲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因、意义及“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提高学生对学习小组的认识。第二步“荐”,由学生公开推荐小组长。教师要适当放大推荐比例,推荐人数要超过实际人数,便于后期的调整。第三步“定”,推荐的小组长在班主任或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分组的具体办法,并根据分组办法进行分组。第四步“分”,小组长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分配学生任务和其他任务(如卫生值日等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第五步“评”,小组长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在班主任或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本小组的评价办法,然后班长和学习委员在此基础上确定全班的评价办法并公示,通过后开始实施。第六步“调”,小组建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三.学习小组的建立要遵循团队合作原则。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合作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而互动理念旨在融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交流,塑造和谐并且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合作学习扫清心理障碍。
  要树立学习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首先必须由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小组。经验表明通过学生自主建立的学习小组,组员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要少得多,小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处和谐,课堂上既分工明确又合作无间。而由教师或班主任指定的学习小组中各成员之间普遍存在相互戒备心理,常常出现组长和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不信任的现象,这样的小组需要教师或班主任花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才能在小组内建立起团队意识。
  其次,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班级文化主题,共同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口号、组徽、组歌。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学习纪律、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班内举行一些趣味竞赛或其他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以达到和谐组员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组风(此措施在小组建立之初举行,效果最好)。
  第三,要加强小组培训工作。首先培训小组长,可采取以下措施:⑴提高小组长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⑵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⑶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其次、培训组员,⑴以“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为口号,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发动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活动。⑵规范组员课堂行为,比如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学案等课堂常规学习行为。⑵对学困生采用生生结对或师生结对的办法,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
  参考文献:
  [1]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
  [2]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3]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