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优秀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方式浅析

【作者】 庞瑜鸿

【机构】 广西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


【正文】摘 要: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是指优秀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征象、标志。优秀生在认知、非认知、元认知等三方面的水平均比普通生要高,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
  关键词:优秀生;学习心理特征;行为方式
  识别、培养优秀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为识别优秀生及对其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使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成绩更加优异。同时也从学习心理的角度为如何转化差生以及如何把中等生培养成优秀生提供努力方向,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目前教育界对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的认知、非认知、元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各有研究,但关于“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的研究薄弱。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对优秀生的界定不仅要考虑他们的智力因素,而更应该考虑到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要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此外,真正的优秀生不应该是通过题海战术而获得高分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力。因此对优秀生的界定还应把其学习的结果与学习过程统一起考虑。
  优秀生是指对学习感兴趣,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能够用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答非一般性的问题,学习效率高,认知成绩能够稳定在相对较高水平的学生。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学习解释为:从阅读、听讲、研究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将心理解释为:(1)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2)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本文中的心理主要是指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识、思维等.因此本文中的心理指的是第一种解释,即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特征的解释为: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基于学习、心理与特征的定义,学习心理特征即是指人在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独特的征象、标志。优秀生的学生心理特征是指优秀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征象、标志。
  优秀学生是指品学兼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较全面发展,而且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者而言。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与浅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软着陆与切入点之一。优秀学生除具有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正确的道德观念
  优秀学生确信勤奋学习、热爱科学与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艰苦朴素等是一个人的美德。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与周围的事物都有正确的见解和评价;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风气看不惯并勇于斗争;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能抵挡住“时髦”的奇装异服与游戏厅等的诱惑。自觉地抗拒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
  二是好胜心强和富于进取精神
  优秀学生积极肯干,善于思考、主动热情、求知欲强,有一股子力争上游、什么事情都要办得比较好、比较理想的劲头和热情。求知欲尤其旺盛,喜欢深入思考与探讨相关问题,如饥似渴地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不甘落后,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能控制自己的活动,有自我检点、自我训练、自我鼓舞等自我教育的能力。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秀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潜在着不良的因素,而这些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也不易被发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潜伏在他们身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些不良因素主要有:
  一是优越感
  因为优秀学生是学生中的榜样和骨干力量,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在教师心目中是理想中的学生。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由于他们得到老师、家长的宠爱,同伴的尊敬和羡慕,经常是“耳听表扬声,眼看微笑脸,手拿奖励品”,再加上他们在同学中也往往是发号施令多,接受别人的指令少,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我为核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优越感”。
  二是高傲自大
  他们由于能力较强,成绩好,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藐视别人,唯我独尊,甚至连教师、父母都不放在眼里。处处要求别人赞许和尊重自己。总想比别人强一截、高一头。当看到别人强于自己时,产生不服气和嫉妒心理,总想暗地赶人,压倒别人;当看到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毫无同情心,又无友爱之意。还表现为不虚心、听不得不同意见,一旦受到批评,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
  二、优秀生的教育要求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优秀生由于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正,工作积极肯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喜欢这样的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但优秀生也有缺点,也会犯错。因此,班主任对他们不能偏爱,而要严格要求,对其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不能轻易放过,要及时批评,以防止先进生产生自满心理。
  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一般而言,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这种那种挫折,会产生沮丧、失意、不满、焦虑等不良感觉。优秀生对挫折的感觉犹为强烈,如果班主任不及时为他们创造、提供良好的补偿机会,他们也许从此一蹶不振,所以班主任应努力满足优秀生的补偿心理,使先进生沿着“偶然失败—再次表现—表现成功—自信心增强—不懈努力”的良性循环轨道前进。
  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优秀生有较强的超群愿望,一旦有人比他优越就会产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尽力去缩短这种差距,赶上甚至超过他们,这才是一个优秀生应有的心理品质。竞争无所不在,优秀生由于其各方面的表现,往往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与其他同学进行不公平竞争。班主任应营造一种团结互助、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优秀生有诸多优势:学习成绩好,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集体;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善于团结同学等。班主任可利用先进生的优点,让全班学生模仿,即发挥先进生的榜样作用,让全班同学都取得进步。
  在教育工作中,既要考虑优秀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