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
【作者】 薛常梅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中学)
【正文】摘 要:在民族地区初中实施独特的、融入本地特色文化的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还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对汉语的运用理解,对汉族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贯通融合,以此来推动文化大融合、文化大发展,从而促进文化创新。并且同时为保护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基础,推动民族地区汉语的进步以及推动其他各族人民对藏族地区独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教育;语文作文教学;地方文化资源
一、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现状
由于大多数学生自小在藏族地区生长,对于藏族的文化、文字和语言都更为熟悉,在没有汉语环境的状况下试图写出高分的汉语作文显得尤为困难。尤其是民族地区学生或许会对课文乃至作文中出现的状况感到陌生,不同的生活环境最终出来的小孩思维和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会使初中生更难以巧妙地将生活素材运用到作文。其次,许多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汉语来形容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事物,这也是由于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学生们应该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特色传统词汇。最后,虽然许多藏族学生每天生活在藏族文化当中,但他们本人却并没有去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或者精彩动人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培养自己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和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将少数民族特色生活融入到作文写作当中去。
二、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细致观察
无论是民族地区的学生还是其他地区,对于生活的观察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素材的积累,只有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过程当中,学生本人才可以得到成长和提升,对事物的领悟才能达到更深的层次,这样就能在作文的写作中有话可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观察周围的本地文化特色,例如藏族地区浓郁的佛教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如何渗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以及家中的日常用品是否和汉族有区别,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来历。在充分了解周围的事物背景之后,在发生事情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理解背后的深刻含义。初次之外,学生常常在观察了许多的生活现象之后,在回忆的过程中描写却又显得空洞直白,这也有学生的观察方式有关系,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入微,将当时自己的感受和心情都记录下来,还有事情和事物的具体状态,变化过程,以及其中带来的对自己的影响,当作文中增加了以上内容之后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刻多样。
三、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在学会基本的观察之后,此时学生已经收获了大量的素材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但是真正想要得到写作高分,还需要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因为不同的生活事件代表着不一样的寓意,甚至同一个生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看也可以代表截然不同的含义。所以只有在收集之后对素材不断反思和分析,分类和加工,才可以让素材在作文写作中大放光彩,发挥画龙点睛的妙用,而不是简单的事件填充。由于藏族地区的文化独特性,学生在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按类划分,例如歌舞有踢踏舞和弦子等传统民舞歌舞,而民间艺术则包括面具,转经筒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艺术形式进行分类,这些也会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另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具体的实践当中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发现生活的美丽。比如说,可以带领学生去山上赏花,看牧民放牧等,甚至可以去到牧民家中,帮助他做一些牧羊的工作,欣赏牧羊人的歌喉等等。在这些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就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素材,养成学生的积累习惯。
四、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剖析反思
在素材的收集和分类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还可以试图从中进行深度分析以及反思,对于素材当中自己认为可用的部分进行深刻的领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解读,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举一反三,一物多用,因为素材本身只是很小的一件事,重点是看学生如何去理解以及运用,素材随着学生的态度改变而发生改变。只有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利用最少的生活素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其次,在思考的过程中要养成自己的独立思维,不能因为他人说了什么就怎么样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话始终无法将素材化为己用,因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逻辑和思维之后,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写作中心和出发点,才能写成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作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素材堆积。最后,在保证作文逻辑顺序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素材中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将其用更加丰富的语言描绘形容出来,以确保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自己脑海中所想的模样,这会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更具有力度和深度,阅览者也能感同身受。但是这个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用词功底,和语法逻辑,如何选取合适的词汇和文章结构在建筑这一片作文,最后写成一篇真切深刻的作文,这样的锻炼过程将极大提高民族地区初中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地区文化和语言,学习本地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任务,这样才方便他们发扬并保持本地的文化得到继承。但是语文作为我国官方的要求,也是每一位中国公民不得不学习的内容,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会在学习自身文化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汉语。尤其是初中生,如何同时兼顾两种语言,并不断提高汉语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教师也应该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之后,结合地方文化对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优化改革,并充分利用地方文化来进行语文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次仁尼霞.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及地方文化资源的导入思考[J]. 新课程(中学), 2019(4).
[2]初中作文教学过程研究——分三步走的作文教学构想[J]. 钟丽怀. 读写算. 2019(32)
[3]“我”手写“我”心——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 焦培军.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11)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教育;语文作文教学;地方文化资源
一、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现状
由于大多数学生自小在藏族地区生长,对于藏族的文化、文字和语言都更为熟悉,在没有汉语环境的状况下试图写出高分的汉语作文显得尤为困难。尤其是民族地区学生或许会对课文乃至作文中出现的状况感到陌生,不同的生活环境最终出来的小孩思维和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会使初中生更难以巧妙地将生活素材运用到作文。其次,许多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汉语来形容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事物,这也是由于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学生们应该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特色传统词汇。最后,虽然许多藏族学生每天生活在藏族文化当中,但他们本人却并没有去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或者精彩动人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培养自己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和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将少数民族特色生活融入到作文写作当中去。
二、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细致观察
无论是民族地区的学生还是其他地区,对于生活的观察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素材的积累,只有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过程当中,学生本人才可以得到成长和提升,对事物的领悟才能达到更深的层次,这样就能在作文的写作中有话可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观察周围的本地文化特色,例如藏族地区浓郁的佛教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如何渗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以及家中的日常用品是否和汉族有区别,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来历。在充分了解周围的事物背景之后,在发生事情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理解背后的深刻含义。初次之外,学生常常在观察了许多的生活现象之后,在回忆的过程中描写却又显得空洞直白,这也有学生的观察方式有关系,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入微,将当时自己的感受和心情都记录下来,还有事情和事物的具体状态,变化过程,以及其中带来的对自己的影响,当作文中增加了以上内容之后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深刻多样。
三、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在学会基本的观察之后,此时学生已经收获了大量的素材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但是真正想要得到写作高分,还需要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因为不同的生活事件代表着不一样的寓意,甚至同一个生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看也可以代表截然不同的含义。所以只有在收集之后对素材不断反思和分析,分类和加工,才可以让素材在作文写作中大放光彩,发挥画龙点睛的妙用,而不是简单的事件填充。由于藏族地区的文化独特性,学生在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按类划分,例如歌舞有踢踏舞和弦子等传统民舞歌舞,而民间艺术则包括面具,转经筒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艺术形式进行分类,这些也会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另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从具体的实践当中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发现生活的美丽。比如说,可以带领学生去山上赏花,看牧民放牧等,甚至可以去到牧民家中,帮助他做一些牧羊的工作,欣赏牧羊人的歌喉等等。在这些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就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素材,养成学生的积累习惯。
四、指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剖析反思
在素材的收集和分类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还可以试图从中进行深度分析以及反思,对于素材当中自己认为可用的部分进行深刻的领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解读,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举一反三,一物多用,因为素材本身只是很小的一件事,重点是看学生如何去理解以及运用,素材随着学生的态度改变而发生改变。只有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利用最少的生活素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其次,在思考的过程中要养成自己的独立思维,不能因为他人说了什么就怎么样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话始终无法将素材化为己用,因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逻辑和思维之后,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写作中心和出发点,才能写成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作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素材堆积。最后,在保证作文逻辑顺序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素材中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将其用更加丰富的语言描绘形容出来,以确保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自己脑海中所想的模样,这会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更具有力度和深度,阅览者也能感同身受。但是这个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用词功底,和语法逻辑,如何选取合适的词汇和文章结构在建筑这一片作文,最后写成一篇真切深刻的作文,这样的锻炼过程将极大提高民族地区初中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地区文化和语言,学习本地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任务,这样才方便他们发扬并保持本地的文化得到继承。但是语文作为我国官方的要求,也是每一位中国公民不得不学习的内容,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会在学习自身文化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汉语。尤其是初中生,如何同时兼顾两种语言,并不断提高汉语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教师也应该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之后,结合地方文化对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优化改革,并充分利用地方文化来进行语文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次仁尼霞.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及地方文化资源的导入思考[J]. 新课程(中学), 2019(4).
[2]初中作文教学过程研究——分三步走的作文教学构想[J]. 钟丽怀. 读写算. 2019(32)
[3]“我”手写“我”心——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 焦培军.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