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运用物理实验创设认知冲突的教学探索——以《研究闭合电路》为例
【作者】 陈 亮
【机构】 (广东北江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不少的课堂教学只是关注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学。运用物理实验创设认知冲突进行教学,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验;认知冲突;核心素养
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经形象地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时,因受自身生活经历的限制,思维存在局限性,思考问题习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内即舒适区内。学生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当意识到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出现针锋相对的矛盾时,就会导致学习者心理失衡,这种状态就是认知冲突。
引发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 、高效地优化物理认知结构。教师在物理课堂实验活动中,可从学生产生的认知矛盾中进行挖掘,适时地启发学生,挑起学生的思维风暴( 即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巩固知识的同时,发现并体验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性,进而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愿望。在实验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核心科学素养。
一、巧设认知冲突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整节课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关系到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新课的引入时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进入新课前设置如下实验:
情景一:同样的两个电池,装进玩具车里,玩具车不能工作。
设问一:这两个电池是不是没电了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很容易就直接判断电池没电了。
情景二:教师又拿出一个钟,把电池装到钟里,钟却能滴滴答答地走起来了。
设问二:为什么同样的电池装进玩具车,不能使它工作。但装进闹钟,却能正常工作呢?电源和外电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入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缺陷或者认知的偏差,给学生设置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困惑,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妙用认知冲突深入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往往容易给人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如果在介绍物理概念的时候能通过实验设置认知冲突的情景,能让学生对概念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介绍电动势这一概念前,不妨设置一个小实验:
情景一:先用一个两节干电池的电源给小灯泡供电,教师再用一个大盒子(显然比两节干电池的电磁盒大很多的)里面装有一节干电池(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制作成另外一个电源,用这个电源也给一个同样的小灯泡供电。
在电键闭合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设问一:电路接通后哪一个灯泡会更亮一些?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大的电源接的灯泡会更亮一些。
教师把两个电路接通后,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
设问二:现在你觉得哪个灯泡更亮?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通过观察,不难看出哪个灯泡更亮。但是,为什么两个电池串联的灯泡更亮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可能是电源提供电能本领的大小不同。于是,便自然引入了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盒子自制电源,学生一开始就形成了认知冲突,认为与盒子(大个电源)相连的灯泡一定会更亮一些,结果却与之相反。好奇心驱使学生去思考,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它为什么使灯泡没那么亮呢?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是什么呢?思考后发现,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不是电源的大小而是电源提供电能的本领,于是便引出了电动势这个概念。这样由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概念会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自然,而且印象深刻。
三、认知冲突引发物理规律探索
在给学生介绍一些物理规律之前,如果我们通过一些实验给学生设置认知冲突,也许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增加动力。如在给学生介绍路端电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时,若直接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推导,是可以得到这个关系的,但这样似乎失去了些许物理味。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如果从实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行探究,最后得出规律,再用之来解释实验现象,真正做到规律源于实验。
在探究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时,可引入以下实验:
情景:用同样的电源为灯泡供电,左图是一个小灯泡接在电路两端,右图是三个小灯泡并联同样是接在电路两端。
设问一:接在同样的电源两端,是左图的一个灯泡亮,还是右图的三个灯泡亮呢?
认知冲突:学生根据前认知判断,一个灯泡是接在电源两端,并联的三个灯泡是接在同样的电源两端,故电压相等,亮度应当相同。
实验展示,学生观察后回答,一个灯泡亮。
设问二:为什么是单独接的一个灯泡亮呢?同样的电源所接的负载不同,负载两端的电压一样吗?路端电压与负载电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顺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从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出发展开探索。最后得出U=E-Ir,并作出U-I图像。最后运用这个关系,回头解释实验现象:灯泡的亮暗取决于路端电压。三个灯泡并联后电阻比一个灯泡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的电流更大,内电压更大,所以路端电压更小,因此亮度更暗一些。
通过认知冲突创设实验情景,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动力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物理观念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得到培养,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更加坚定,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2.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8~229.
[3]吕德明.以物理实验创设认知冲突及促进认知结构同化,实验教学与仪器[J],2017(7/8)
[4]朱红健.物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中学物理[J],2003(4)
关键词:物理实验;认知冲突;核心素养
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经形象地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时,因受自身生活经历的限制,思维存在局限性,思考问题习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内即舒适区内。学生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当意识到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出现针锋相对的矛盾时,就会导致学习者心理失衡,这种状态就是认知冲突。
引发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积极 、高效地优化物理认知结构。教师在物理课堂实验活动中,可从学生产生的认知矛盾中进行挖掘,适时地启发学生,挑起学生的思维风暴( 即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巩固知识的同时,发现并体验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性,进而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愿望。在实验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核心科学素养。
一、巧设认知冲突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整节课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关系到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新课的引入时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进入新课前设置如下实验:
情景一:同样的两个电池,装进玩具车里,玩具车不能工作。
设问一:这两个电池是不是没电了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很容易就直接判断电池没电了。
情景二:教师又拿出一个钟,把电池装到钟里,钟却能滴滴答答地走起来了。
设问二:为什么同样的电池装进玩具车,不能使它工作。但装进闹钟,却能正常工作呢?电源和外电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入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缺陷或者认知的偏差,给学生设置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困惑,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妙用认知冲突深入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往往容易给人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如果在介绍物理概念的时候能通过实验设置认知冲突的情景,能让学生对概念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介绍电动势这一概念前,不妨设置一个小实验:
情景一:先用一个两节干电池的电源给小灯泡供电,教师再用一个大盒子(显然比两节干电池的电磁盒大很多的)里面装有一节干电池(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制作成另外一个电源,用这个电源也给一个同样的小灯泡供电。
在电键闭合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设问一:电路接通后哪一个灯泡会更亮一些?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大的电源接的灯泡会更亮一些。
教师把两个电路接通后,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
设问二:现在你觉得哪个灯泡更亮?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通过观察,不难看出哪个灯泡更亮。但是,为什么两个电池串联的灯泡更亮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可能是电源提供电能本领的大小不同。于是,便自然引入了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盒子自制电源,学生一开始就形成了认知冲突,认为与盒子(大个电源)相连的灯泡一定会更亮一些,结果却与之相反。好奇心驱使学生去思考,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它为什么使灯泡没那么亮呢?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是什么呢?思考后发现,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不是电源的大小而是电源提供电能的本领,于是便引出了电动势这个概念。这样由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概念会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自然,而且印象深刻。
三、认知冲突引发物理规律探索
在给学生介绍一些物理规律之前,如果我们通过一些实验给学生设置认知冲突,也许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增加动力。如在给学生介绍路端电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时,若直接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推导,是可以得到这个关系的,但这样似乎失去了些许物理味。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如果从实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行探究,最后得出规律,再用之来解释实验现象,真正做到规律源于实验。
在探究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时,可引入以下实验:
情景:用同样的电源为灯泡供电,左图是一个小灯泡接在电路两端,右图是三个小灯泡并联同样是接在电路两端。
设问一:接在同样的电源两端,是左图的一个灯泡亮,还是右图的三个灯泡亮呢?
认知冲突:学生根据前认知判断,一个灯泡是接在电源两端,并联的三个灯泡是接在同样的电源两端,故电压相等,亮度应当相同。
实验展示,学生观察后回答,一个灯泡亮。
设问二:为什么是单独接的一个灯泡亮呢?同样的电源所接的负载不同,负载两端的电压一样吗?路端电压与负载电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顺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从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出发展开探索。最后得出U=E-Ir,并作出U-I图像。最后运用这个关系,回头解释实验现象:灯泡的亮暗取决于路端电压。三个灯泡并联后电阻比一个灯泡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的电流更大,内电压更大,所以路端电压更小,因此亮度更暗一些。
通过认知冲突创设实验情景,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动力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物理观念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得到培养,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更加坚定,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2.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8~229.
[3]吕德明.以物理实验创设认知冲突及促进认知结构同化,实验教学与仪器[J],2017(7/8)
[4]朱红健.物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中学物理[J],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