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当前语文公开课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云鹏
【机构】 (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学)
【正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注意少讲、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读课文了;教师注意灵活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学生也能主动学习了;教师不再拘泥于课文,而是注意向课外拓展了。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只是停留在表面。从公开课中可以看出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读课文自由不“自愿”
在听课时我不止一次地见过这样的现象: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开始吧。”老师最后的三个字“开始吧”起了作用,学生一起朗读起课文来。老师一看与自己的预设不符,于是说道:“请大家停一停,不要齐读,要自己读课文。”课堂教学这才步入正轨。
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说得明白,是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的,可当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时又被老师打乱了,于是变成了“自由不自愿”,“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落到实处。
不可否认,学生也许并不是有意选择“齐读”的方式,很明显受了老师的影响。如果学生不愿意一起朗读课文,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调整过来,不用老师干涉;如果一直齐读下去,朗读的效果也不会受影响,学生一直读下去也未尝不可。
二、 课堂评价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这里说的评价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即“生生评价”。以学生之间的朗读评价为例。在学生读完一段文字后,老师请其他同学就刚才的朗读作出评价。
生:他读得很好。
师:怎么个“好”呢?
生:很有感情。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只能做简单的评价,只能说出谁读得好谁读得不好,或者是有没有漏字、添字现象,而朗读中内在的东西很少能说出来,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老师作进一步的引导。我在这一环节中是这样做的:
师: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生:你认为哪句话读得最有感情?你能模仿他的语气读一读吗?
(生朗读)
师:你虽然是在模仿,但是你也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往往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像学生只知道别的同学读得好,至于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其实也不必强求学生说出来,可以要求学生做个“模仿秀”,把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 多媒体的使用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似乎无课件不能成课,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只要是听课,任课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我统计了我在这五年之内听的课,99%的使用了多媒体。
当然,并不是说用多媒体不好,实话实说,我也使用过多媒体,但是我觉得多媒体“当用则用”,能不用就不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果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客观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无可非议,而且是必要的。但是有的课文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生搬硬套,把课件硬“塞”进了课堂。也有不少老师本末倒置,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了主要手段,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件有多精彩。这样,学生被动画片式的课件吸引了,很难集中精力听课了。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作者往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需要整体把握意境的作品是不太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因为它容易把含蓄的东西表达得太直白。写景的文章则比较适合用。例如在上《颐和园》一课时,学生虽然被优美的文字吸引了,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到过颐和园,对颐和园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颐和园的佛香阁、十七孔桥等景点的图片,刚才还在脑海中模糊的景色一下子明朗起来,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啧啧”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就凭这赞叹声,老师还用问学生此时的感受吗?
四、 教师过分依赖新课标和教参,没有自己的新意
《课程标准》是我们从事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标和教参,被缚住了手脚,上课无非是走一般的流程,人云亦云,很难教出自己的新意。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一篇文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提倡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发人所未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启迪学生的智慧。
例如《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一般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随机应变、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有一次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这一篇课文的录像,我觉得窦老师教出了新意。
窦老师除了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随机应变、不辱使命外,适当挖掘了课文的深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分析了晏子的精神品质后,窦老师加入了《狼和小羊》这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通过剖析狼虽然被小羊驳得哑口无言,但是仍然吃掉了小羊,让学生明白了晏子之所以在楚王面前有恃无恐,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盛的齐国给他撑腰,由此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听课的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并不是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仍然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之上,不能歪曲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只要我们踏实地教学,去掉浮躁之气,不跟风,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走进另一片新的天地。
一、 学生读课文自由不“自愿”
在听课时我不止一次地见过这样的现象: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开始吧。”老师最后的三个字“开始吧”起了作用,学生一起朗读起课文来。老师一看与自己的预设不符,于是说道:“请大家停一停,不要齐读,要自己读课文。”课堂教学这才步入正轨。
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说得明白,是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的,可当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时又被老师打乱了,于是变成了“自由不自愿”,“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落到实处。
不可否认,学生也许并不是有意选择“齐读”的方式,很明显受了老师的影响。如果学生不愿意一起朗读课文,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调整过来,不用老师干涉;如果一直齐读下去,朗读的效果也不会受影响,学生一直读下去也未尝不可。
二、 课堂评价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这里说的评价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即“生生评价”。以学生之间的朗读评价为例。在学生读完一段文字后,老师请其他同学就刚才的朗读作出评价。
生:他读得很好。
师:怎么个“好”呢?
生:很有感情。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只能做简单的评价,只能说出谁读得好谁读得不好,或者是有没有漏字、添字现象,而朗读中内在的东西很少能说出来,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老师作进一步的引导。我在这一环节中是这样做的:
师: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生:你认为哪句话读得最有感情?你能模仿他的语气读一读吗?
(生朗读)
师:你虽然是在模仿,但是你也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往往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像学生只知道别的同学读得好,至于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其实也不必强求学生说出来,可以要求学生做个“模仿秀”,把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 多媒体的使用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似乎无课件不能成课,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只要是听课,任课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我统计了我在这五年之内听的课,99%的使用了多媒体。
当然,并不是说用多媒体不好,实话实说,我也使用过多媒体,但是我觉得多媒体“当用则用”,能不用就不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果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客观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不仅无可非议,而且是必要的。但是有的课文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生搬硬套,把课件硬“塞”进了课堂。也有不少老师本末倒置,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了主要手段,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件有多精彩。这样,学生被动画片式的课件吸引了,很难集中精力听课了。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作者往往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需要整体把握意境的作品是不太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因为它容易把含蓄的东西表达得太直白。写景的文章则比较适合用。例如在上《颐和园》一课时,学生虽然被优美的文字吸引了,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到过颐和园,对颐和园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颐和园的佛香阁、十七孔桥等景点的图片,刚才还在脑海中模糊的景色一下子明朗起来,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啧啧”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就凭这赞叹声,老师还用问学生此时的感受吗?
四、 教师过分依赖新课标和教参,没有自己的新意
《课程标准》是我们从事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标和教参,被缚住了手脚,上课无非是走一般的流程,人云亦云,很难教出自己的新意。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一篇文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提倡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发人所未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启迪学生的智慧。
例如《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一般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随机应变、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有一次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这一篇课文的录像,我觉得窦老师教出了新意。
窦老师除了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随机应变、不辱使命外,适当挖掘了课文的深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分析了晏子的精神品质后,窦老师加入了《狼和小羊》这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通过剖析狼虽然被小羊驳得哑口无言,但是仍然吃掉了小羊,让学生明白了晏子之所以在楚王面前有恃无恐,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盛的齐国给他撑腰,由此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听课的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并不是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仍然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之上,不能歪曲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只要我们踏实地教学,去掉浮躁之气,不跟风,不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走进另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