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认清形势 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全县随班就读工作新局面
【作者】 蒲艳云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随班就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县高度重视随班就读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齐齐哈尔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要求,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我县共有随班就读学生56人,分布在16所学校,共涉及到232名教师。我作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一员,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于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一、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背景、意义、职责。二、相关概念解读。三、随班就读的对象。四、对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五、资源中心下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背景、意义、职责
背景和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特殊教育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英国称之为“一体化教育”,美国称之为“回归主流”,中国称之为“随班就读”。联合国大会也于1989年11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一个智能上或体质残疾的儿童应该享有美满的生活,要有受到尊重的条件”“要促使残疾儿童成功地受到教育、接受培训,要采取行动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属于整体教育体系中的相同教育途径。”
我国提出随班就读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当有学上的问题解决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自然要面对解决“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
当前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发展和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保障我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方便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融合。根据黑龙江省五部门联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到2020年,我省实现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覆盖”“零拒绝”,也按照《齐齐哈尔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9县及南4区都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咱们局领导高瞻远瞩,雷厉风行,在接到文件后立即贯彻执行,第一时间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职责
1、资源中心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并跟踪管理。
2、对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
3、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教科研活动;
4、承担区域内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工作;
5、利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师资、设施设备资源,为普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二、相关概念解读
1、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思潮,在特殊教育领域被理解为将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系统,享有和其它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导着各国的特殊教育改革,它已成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及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随班就读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多年来,它在为残疾儿童争取与普通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融合教育:它主张教育要主动去适应儿童,要按照儿童的需要来为他提供某种形式的教育。
3、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个别化教育计划也叫“个别化学习计划”、“个别化教育方案”。源于英文,简称IEP.概括地说,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以适应儿童差异为前提,以儿童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指标,操作性强,便于评价和监控的书面形式的特殊儿童教育与训练的管理工具,包括适合该儿童教育需要的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以及这些教学目标在本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首次测评(教育效果)、记录、教学策略、建议等基本内容。
4、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5、特殊儿童:理论上讲,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需求。在实践时为了专注于照顾少数孩子,就必须对特殊孩子有一个较狭义的定义,以便缩小范围,所以特殊孩子一般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国际上泛指一切需要特殊教育帮助的孩子,在我国指的是残疾孩子。
6、特殊教育需要:是指人在教育上的特殊需要,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独特性,在其身心发展上对特殊教育条件的依赖。
三、随班就读的对象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象是指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般应以残联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评残机构评定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作为确定随班就读对象的参考依据。对于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一般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残疾证,或持残联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在规定时间到对应的学区学校申请入学,经学校与法定监护人协商后对其进行入学安置。
四、对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的要求
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这样对普通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成为当今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个别化教育。要制订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目标,目标应便于操作、评估和监控。各科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使其受到适合的教育、康复和训练,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残疾儿童少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为融入社会打好坚实基础。
2、课程设置: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原则上执行普通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可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方法(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此项工作应该有利于残疾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不要简单套用对普通学生的考试方法。。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随班就读学生平等参与班级各项事务,培养积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要对残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3、规范随班就读学生档案管理。学校要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用以保存和记录随班就读学生残疾检测、教育评估、个别化教育、照片和音像资料。随班就读学生的档案做到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保密,不准在学生中间扩散,在学生升转学时做好交接。
4、创建“合作互助”小集体。班级为每名随班就读的学生安排若干同学组成合作互助的好伙伴、小团体,在随班就读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合适的帮助。教师们也为“合作互助”小集体提出要求,分工合作,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增强各种能力。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让他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的教育,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5、学校要加强与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学生的个别教育教学训练。要结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生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保养常识,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五、资源中心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拓宽阵地建设,营造随班就读教育良好氛围。
(四)指导全县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
(五)做好残疾儿童家长、学生的咨询及辅导工作。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希望我们这些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爱和能量使每个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的大家庭里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一、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背景、意义、职责
背景和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特殊教育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英国称之为“一体化教育”,美国称之为“回归主流”,中国称之为“随班就读”。联合国大会也于1989年11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一个智能上或体质残疾的儿童应该享有美满的生活,要有受到尊重的条件”“要促使残疾儿童成功地受到教育、接受培训,要采取行动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属于整体教育体系中的相同教育途径。”
我国提出随班就读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当有学上的问题解决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自然要面对解决“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
当前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发展和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保障我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方便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融合。根据黑龙江省五部门联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到2020年,我省实现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覆盖”“零拒绝”,也按照《齐齐哈尔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9县及南4区都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咱们局领导高瞻远瞩,雷厉风行,在接到文件后立即贯彻执行,第一时间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职责
1、资源中心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并跟踪管理。
2、对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
3、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教科研活动;
4、承担区域内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工作;
5、利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师资、设施设备资源,为普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二、相关概念解读
1、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思潮,在特殊教育领域被理解为将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系统,享有和其它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导着各国的特殊教育改革,它已成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及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随班就读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多年来,它在为残疾儿童争取与普通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融合教育:它主张教育要主动去适应儿童,要按照儿童的需要来为他提供某种形式的教育。
3、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个别化教育计划也叫“个别化学习计划”、“个别化教育方案”。源于英文,简称IEP.概括地说,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以适应儿童差异为前提,以儿童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指标,操作性强,便于评价和监控的书面形式的特殊儿童教育与训练的管理工具,包括适合该儿童教育需要的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以及这些教学目标在本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首次测评(教育效果)、记录、教学策略、建议等基本内容。
4、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5、特殊儿童:理论上讲,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需求。在实践时为了专注于照顾少数孩子,就必须对特殊孩子有一个较狭义的定义,以便缩小范围,所以特殊孩子一般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国际上泛指一切需要特殊教育帮助的孩子,在我国指的是残疾孩子。
6、特殊教育需要:是指人在教育上的特殊需要,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独特性,在其身心发展上对特殊教育条件的依赖。
三、随班就读的对象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象是指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般应以残联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评残机构评定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作为确定随班就读对象的参考依据。对于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一般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残疾证,或持残联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在规定时间到对应的学区学校申请入学,经学校与法定监护人协商后对其进行入学安置。
四、对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的要求
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这样对普通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成为当今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个别化教育。要制订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目标,目标应便于操作、评估和监控。各科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使其受到适合的教育、康复和训练,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残疾儿童少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为融入社会打好坚实基础。
2、课程设置: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原则上执行普通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可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方法(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此项工作应该有利于残疾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不要简单套用对普通学生的考试方法。。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随班就读学生平等参与班级各项事务,培养积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要对残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3、规范随班就读学生档案管理。学校要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用以保存和记录随班就读学生残疾检测、教育评估、个别化教育、照片和音像资料。随班就读学生的档案做到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保密,不准在学生中间扩散,在学生升转学时做好交接。
4、创建“合作互助”小集体。班级为每名随班就读的学生安排若干同学组成合作互助的好伙伴、小团体,在随班就读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合适的帮助。教师们也为“合作互助”小集体提出要求,分工合作,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增强各种能力。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让他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的教育,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5、学校要加强与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学生的个别教育教学训练。要结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生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保养常识,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五、资源中心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拓宽阵地建设,营造随班就读教育良好氛围。
(四)指导全县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
(五)做好残疾儿童家长、学生的咨询及辅导工作。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希望我们这些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爱和能量使每个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的大家庭里快乐学习,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