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对于学生审美教育的方法

【作者】 芦雅萍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日月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最基础的是要掌握基本的字词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并且进行相应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是强调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是不够的,要从情感上和情感上进行深层次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理解,特别是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如小说、散文、古文和诗词。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要将审美教育和情感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将语文学科的具体知识和情感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心灵与教学内容想通,最终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传递;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美育和德育融入到相应的教材内容中,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陶冶,最大程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优美的感情,在学习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在语文课堂培养智力的同时,将德育和美育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但是美育和德育的培养并不是刻意的教学行为,而是在语文知识的传递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如下: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相应的课堂学习,可以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中。从而让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以情感为中介,将学生的情感和具体的语文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成中,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当教师营造出一种活跃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后,相应的语文课本不再仅仅是抽象的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波动的学习对象。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不同层面的感知,最终对语文课堂中展示出来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领悟。
  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相应的准备
  (一)心理的准备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准备好相关的知识外,为了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相应的感悟,同时需要具体的心理准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相应的情感体验步骤,从而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审美情感渗透。
  在尝试过程中,可以遵照以下的步骤进行相应的心理准备。1、对课文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或者景象进行充分的假想;2、对作者的独特生活体验进行充分的感受;3、进入课文情境;4、揣摩作者内心,设想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感受;5、在作品中忘掉自己,随同作者的情感思路进行系统的学习。
  (二)知识的准备
  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迅速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要对学习的文本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比如要了解作者以及相应的写作背景。因为每个作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而作品就是作者的情感体验,学习作品就是要进行相应的情感传递。同时,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同层面的反应,作品中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的反思和情感体验。所以,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的具体情况对获得审美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策略
  (一)情感交融,融入文本情景
  语文文本内容的学校和文学鉴赏批评是有所本质区别的,有着自身独特的要求以及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照要善于捕捉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良好的情感交融,从而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情景。在感知和领悟课文情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准备、心理感受能力和生活经验、形象再创造能力等。发挥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情感与具体课文内容展示的情感进行充分的交融,从而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二)引导学生朗读,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领会
  语文所选课文并不是随意性的,这些课文内容都是非常优秀的,思想情感较为丰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想将课文蕴含的思想情感完全理解,如果只是凭借教师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是凭借上课中的系统分析也是不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于反复的朗读去体味文章蕴含着的深刻含义。对文本中深层次的意味进行挖掘和领会。学生进行朗读时,可以受到文本照哦概念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达到良好的引领效果,从而进行较好的情感传递。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再创造的过程。
  四、作文写作结合学生生活,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作文训练,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较好的把握。因此,在作文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作文修改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周记和日记进行详细的修改,在作文、周记和日记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心理动态充分展示出来,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学。
  比如,有次学生在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中说道:“老师,其实在我在课堂中有几次都举手想回答问题,但是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或者根本不在乎我,所以后来我不会举手了。在每次考试后,你总是批评我的考试成绩差,回到家中也会受到父母的痛骂。这书,我实在是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了......”读完这位学生的作文,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知道我伤害了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心灵。所以在作文的评语中,我对自己的疏忽进行了充分的自责,同时在后来的课堂教学和作文训练中,我尽量给这位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经过半学期的学习,这位学生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居然从期中考试的倒数第三名飞速发展到全班第八名的好成绩。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有多么重要的重要。
  总之,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课文内容的诸多条件限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对知识进行传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型思维,与文本进行充分的交融,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审美德智的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克莉;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出版;
  [2]孟炜;小学语文情感朗读[N];语文参考[J]2010年第9期;
  [3]杨俊红;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年第6期;
  [4]周克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美浅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