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高考下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 完德措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生物是高中所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高中生而言,学好生物这一门课程对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标将提升生物科学素养纳入标准中,为此,现代高校除了要给学生传输生物学科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外,还应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考改革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在中国各个地区接连进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做到不偏科才能适应全新的高考模式。文章以新高考考纲为突破口,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
在新高考改革下的生物学科在不断地增加难度,需要学生认清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了解当前改革趋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各项综合能力,更好地学习生物,在生物考场上能够游刃有余。高中生物不仅对于高考来说很重要,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素养。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
对于程序性的知识,一般采用此模式。即: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推论)。这种模式不是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例如,在“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中,先出示向旋光性生长的幼苗,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能向光生长?”并且依据学生原有知识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成可行性试验。通过与科学家经典试验的比较,学生找出了差距,再进一步深入研讨,得到了最后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营造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探讨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教学场景,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再由教师阐述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中来,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相应知识的印象。
三、渗透STS理念,树立科学意识
“STS”教育是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理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感性支持,注重知识内化过程,意识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并运用生物概念、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与STS教育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教学“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知识时,教师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原因,以及健康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四、运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高中生物实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家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科学实验是为了追求真理,不可有任何疏忽或者将就之处,这一特点能够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认真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比如,进行对酶活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一实验时,可有意向学生说明为了比较反应结果,要在不同试管加入等量的麦芽糖、试剂,让两者反应同样的时间,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是等量的麦芽糖、试剂且让两者反应同样的时间?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之后进行总结。如此一来,容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平常考虑问题时,也会结合多个方面考虑。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事实,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好地探索知识。
五、鼓励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
科学态度是一种习惯,主要体现在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科学观念方面。而且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鼓励所任教班级学生参加各类生物科普活动。创造一些科普品牌活动,如科普创意竞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等。其中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活动中就有很多生物科技类项目,生物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生物小课题研究。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材知识框架的安排和设置,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先进教学技术的使用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效运用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裴容,伍春莲.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4(34):114-117.
[2]林凡圣.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1(09).
[3]李学书,谢利民.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
[4]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养
在新高考改革下的生物学科在不断地增加难度,需要学生认清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了解当前改革趋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各项综合能力,更好地学习生物,在生物考场上能够游刃有余。高中生物不仅对于高考来说很重要,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素养。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
对于程序性的知识,一般采用此模式。即: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推论)。这种模式不是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例如,在“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中,先出示向旋光性生长的幼苗,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能向光生长?”并且依据学生原有知识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成可行性试验。通过与科学家经典试验的比较,学生找出了差距,再进一步深入研讨,得到了最后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营造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探讨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教学场景,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再由教师阐述关于DNA 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中来,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相应知识的印象。
三、渗透STS理念,树立科学意识
“STS”教育是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理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感性支持,注重知识内化过程,意识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并运用生物概念、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与STS教育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教学“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知识时,教师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原因,以及健康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四、运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高中生物实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家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科学实验是为了追求真理,不可有任何疏忽或者将就之处,这一特点能够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认真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比如,进行对酶活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一实验时,可有意向学生说明为了比较反应结果,要在不同试管加入等量的麦芽糖、试剂,让两者反应同样的时间,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是等量的麦芽糖、试剂且让两者反应同样的时间?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之后进行总结。如此一来,容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平常考虑问题时,也会结合多个方面考虑。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事实,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好地探索知识。
五、鼓励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
科学态度是一种习惯,主要体现在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科学观念方面。而且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鼓励所任教班级学生参加各类生物科普活动。创造一些科普品牌活动,如科普创意竞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等。其中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活动中就有很多生物科技类项目,生物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生物小课题研究。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材知识框架的安排和设置,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先进教学技术的使用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效运用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裴容,伍春莲.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4(34):114-117.
[2]林凡圣.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1(09).
[3]李学书,谢利民.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
[4]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