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作者】 青措卓玛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学校)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包含基础的拼音识字、课文学习、阅读写作,还要掌握很多语文方面的技能,朗读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朗读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旨在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对朗读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具体措施
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从出生接触最多的语言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围绕课文进行展开教学,学习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因此,少数民族的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要真正理解课文中的意思,挖掘每句话的内涵,分析每句话想要传递的真正思想,小学生在一遍遍朗读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理解中心思想,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 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也是整体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很容易被忽视,认为朗读没有太多的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朗读是对文章的整体了解,知道文章的发展思路,情节调动,在朗读中学生可以把内容贯彻到头脑中,老师在讲课时就能跟得上思路,快速找到相应的内容,知道重难点是什么,有利于听课质量,在经过朗读教学训练后逐渐发展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带着个人感情去读课文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有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朗读真正的魅力,也是朗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老师和学生缺乏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每篇文章学习前老师都会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但是很多学生只是把字一个个读出来,机械式的读文章,读完不知道课文的内容,完全是应付了事,这就失去了朗读的意义,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不能理解文中意思,更没有发自感情的去读书,老师也不会进行朗读示范,只是侧重于讲解语文考试知识,这些都是老师和学生对朗读的不重视引起的。
2、 朗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指导
小学生还处于心智发育阶段,缺乏专注力和学习习惯,朗读中总会不自觉的分散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模式进行读课文,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朗读没有兴趣,不能正确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三、 小学朗读教学采取的有效措施
1、 老师正确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认识朗读
老师首先不光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朗读能力,高水平的朗读可以带动学生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在朗读课文时要姿态正确,一句话的停顿有序,每个字都发音正确吐字饱满,把全身的感情投入到文字当中,并加上眼神姿势的表现,把课文内容朗读出来,学生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知道朗读技巧,从而模仿老师示范的形象进行朗读训练,逐渐提高朗读能力。
2、 创设情景,诱发学生朗读热情
老师创建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好的融入到文章里,每篇文章都有其感情,可以是爱国的、感恩的、环保的,也可以是欢快的、奋发的、悲伤的,老师在讲课前提前找好相关背景资料和音乐,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给学生一个适应和投入的过程,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加深对文章的情感渲染,知道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课文,这样教学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一方面还是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
3、 组织朗读比赛,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从心底里加强对朗读的重视,朗读比赛老师可以全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来及时调整自己在朗读教学上的方案,针对学生在朗读中集体出现的错误老师要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机让学生进行课文段落的朗读比赛,让其他同学评价哪个学生读的最好,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每次的比赛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4、 灵活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在读课文时由于对故事的不了解,对于一些内容不知道带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去表现,可能一句话应该是悲伤的但是学生读出了愤怒的语气,又或者是激动的学生读的没有情感,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学生朗读完后进行巧妙的评论,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比如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学生朗读后语气平稳,老师可以说你读的非常流畅,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你对家乡的热爱啊,老师可以让别的学生再读一遍或者亲自示范,用深情的语气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朗读的真正魅力。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老师和学生都要加强认识,把朗读训练当做每天的学习任务,让朗读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价值,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能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能培养语文素养,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祁文菊.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究[J].科幻画报,2020(08):192.
[2]张红梅.谈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J].甘肃教育,2020(13):54.
[3]解萌萌.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常规课堂教学浅析[J].新课程研究,2020(10):125-126.
[4]马良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25):114-116.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具体措施
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从出生接触最多的语言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围绕课文进行展开教学,学习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因此,少数民族的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要真正理解课文中的意思,挖掘每句话的内涵,分析每句话想要传递的真正思想,小学生在一遍遍朗读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理解中心思想,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 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也是整体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很容易被忽视,认为朗读没有太多的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朗读是对文章的整体了解,知道文章的发展思路,情节调动,在朗读中学生可以把内容贯彻到头脑中,老师在讲课时就能跟得上思路,快速找到相应的内容,知道重难点是什么,有利于听课质量,在经过朗读教学训练后逐渐发展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带着个人感情去读课文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有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朗读真正的魅力,也是朗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老师和学生缺乏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每篇文章学习前老师都会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但是很多学生只是把字一个个读出来,机械式的读文章,读完不知道课文的内容,完全是应付了事,这就失去了朗读的意义,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不能理解文中意思,更没有发自感情的去读书,老师也不会进行朗读示范,只是侧重于讲解语文考试知识,这些都是老师和学生对朗读的不重视引起的。
2、 朗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指导
小学生还处于心智发育阶段,缺乏专注力和学习习惯,朗读中总会不自觉的分散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在朗读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模式进行读课文,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朗读没有兴趣,不能正确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三、 小学朗读教学采取的有效措施
1、 老师正确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认识朗读
老师首先不光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朗读能力,高水平的朗读可以带动学生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在朗读课文时要姿态正确,一句话的停顿有序,每个字都发音正确吐字饱满,把全身的感情投入到文字当中,并加上眼神姿势的表现,把课文内容朗读出来,学生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知道朗读技巧,从而模仿老师示范的形象进行朗读训练,逐渐提高朗读能力。
2、 创设情景,诱发学生朗读热情
老师创建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好的融入到文章里,每篇文章都有其感情,可以是爱国的、感恩的、环保的,也可以是欢快的、奋发的、悲伤的,老师在讲课前提前找好相关背景资料和音乐,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给学生一个适应和投入的过程,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加深对文章的情感渲染,知道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课文,这样教学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一方面还是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
3、 组织朗读比赛,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从心底里加强对朗读的重视,朗读比赛老师可以全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来及时调整自己在朗读教学上的方案,针对学生在朗读中集体出现的错误老师要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机让学生进行课文段落的朗读比赛,让其他同学评价哪个学生读的最好,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每次的比赛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4、 灵活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在读课文时由于对故事的不了解,对于一些内容不知道带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去表现,可能一句话应该是悲伤的但是学生读出了愤怒的语气,又或者是激动的学生读的没有情感,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学生朗读完后进行巧妙的评论,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比如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学生朗读后语气平稳,老师可以说你读的非常流畅,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你对家乡的热爱啊,老师可以让别的学生再读一遍或者亲自示范,用深情的语气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朗读的真正魅力。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老师和学生都要加强认识,把朗读训练当做每天的学习任务,让朗读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价值,学生在朗读中不仅能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能培养语文素养,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祁文菊.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究[J].科幻画报,2020(08):192.
[2]张红梅.谈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J].甘肃教育,2020(13):54.
[3]解萌萌.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常规课堂教学浅析[J].新课程研究,2020(10):125-126.
[4]马良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2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