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 蒋碧芬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九完全小学)


【正文】摘 要:作文是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克服这个难点相信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都致力探索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作文应注重生活化、通俗化,讲究朴实真切,以学生所有的情感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观点。
  关键词:小学作文;留心观察;阅读积累;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从教约二十年,笔者致力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得出了一些经验。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当一个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就会有所发现、有所触动、有所感悟,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写作的源泉,而当他们用语言文字把这情感表达出来,就成了一篇好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而积累习作素材。为了督促学生细心观察,笔者经常有意无意地询问他们:“今天天气怎么样?你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你今天开心吗?……”刚开始,学生常被问得哑口无言,但可以促使他们关注起身边的事情,以及留心周围的事物。坚持一段时间,有时候就算笔者没有询问,他们也会向笔者汇报。一天,班中的小丽很高兴地走过来告诉笔者:“老师,我家的阿黄生了五只小狗,我发现刚出生的小狗都是闭着眼睛的哦,胖乎乎的,好可爱。”笔者听了之后,高兴地表扬她,鼓励她把这件事写下来,还引导她注意把几只小狗的模样写清楚。第二天,她就交给笔者一篇作文,足足有400字那么多,虽然有些语病,还有不少错别字,但是对于这个平时写作文不足两百字的她来说,确实是一大进步。笔者欣喜之余,耐心地指导她把作文修改好,并在全班宣读后贴在墙报上。这不但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同时也让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广泛阅读,积累语言
  在开放中积累习作素材是学生有效解决习作时“无米之炊”的捷径,有了习作素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而这全靠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广泛的阅读是主要的途径,因为它使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读书要广泛,不仅要看作文书,还要看科学、历史、自然、童话等各类书籍。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读书时在书上圈画评点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积累语言。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每人自备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摘录好的词语、句子及段落,还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如学完《火烧云》后,让学生仿照该文描写一下当地的日出或日落。因为是仿写,大部分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样一来,学生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得以完成作业,一举两得。
  三、鼓励创新,大胆想象,快乐作文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写实,而小学生由于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有些内容无法用语言描述,于是怕写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笔者注重由易到难,利用日记作为练笔的工具,先让学生写一句话日记,练好一句话,再写一段日记。在前者基础牢固之后,要求他们写完整一篇日记。笔者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记录完一天发生的主要事件后,可以在日记中写当天所看的文章或者观看电视后的感想。不仅如此,笔者还鼓励学生对老师、同学、家长有意见的,有些话当面不好说或者一时说不清的就用短信或便条的形式写出来,这样让小练笔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与他人交往的一种途径。
  四、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过去的作文改评,老师是评价的主导体。现在笔者采用开放式的作文评价,这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习作的动力,也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文章不可能一写就成佳作,必须通过反复的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要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单靠“口说”还不行,必须付诸于实践,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明白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积累了写作经验,领悟文章写得好的方法。平时的日记和习作,笔者要求学生完成后先自改,再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互批互改,通过这种互批互改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潜能,笔者按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进行调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当学生完成了互批互改后,笔者把日记和作文再加以点评,对于批改得好的同学,在班中点名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让学生每次推荐几篇好的习作张贴在墙报上,让大家一起欣赏,从而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语文老师在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中,要本着让所有的学生逐步地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作文教学要求无限拔高,无异于作茧自缚,徒劳无益。今后,笔者会不断努力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小学生也乐于写作文,不再把作文当成难事,好好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