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 李芙蓉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光华小学)


【正文】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当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认真钻研核心素养相关培养的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在确保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能切实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也紧跟时代潮流,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新时代下对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指导方向,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要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信息技术素质与意识方面的正确指导,加之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拥有一定的教材灵活度和教学策略的高度自由,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氛围相对较为轻松,教师也可以通过创新性教学策略开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阶段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学生日常在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应试考试的考核内容为主,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的考核成绩不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有过多影响,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受到的重视度严重不足。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因而保持一定的课堂距离,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受到阻碍,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因此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徒有其表,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不能及时创新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优化
  2.1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其课程设置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能借助所学的信息技术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也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便成为了我们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头戏,其具体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学习与生活的创新能力。我在自身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就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数字化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访问便捷网站”这节内容之后,我就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查询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接到我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对所学“访问便捷网站”相关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刻、透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锻炼与发展了学生们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意识及其能力,使得他们在实际社会生活及其学习中能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培养学生们良好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目标得以轻松达成与实现。
  2.2创新教学情境,活跃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进行小学阶段的学习时,兴趣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提供的莫大动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教师在进行信息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新型情景创设,可以向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以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反向思考,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的交流信息技术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在通过交流解决。多媒体的在课堂上的应用能让学生更能调动多感官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始终贯通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又能让教师在减轻备课任务的同时高效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互利目的。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元素的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信息技术工作者的乐趣,学生不只是被教授者,还可以是网页制作者、代码编写者等,学生通过多角色的体验,全方位的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由知识升华到品质和素质的培养,这正是核心素养理念之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时代新目标。
  2.3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课程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留信息技术课程的高光教学,删减课堂的赘余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落实了核心教育的理念,又给了学生更多个人空间,让学生自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教师通过精炼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创新形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促使转变,填鸭式教学在新时代已然过时,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所培养出来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联想性思维。教师通过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或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2.4培养学生们端正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所谓端正的信息社会责任感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遵守信息道德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观念。端正的信息社会责任感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有意识地予以学生们培养与锻炼。我自身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就很好地贯彻与落实了上述理念。例如,在教学“网络文明小公民”这节内容时,我便向学生们讲解了文明上网的一些基本要求,像网络上的信息量非常繁杂,既有健康的、有用的、安全的信息,也有诸多不健康的、消极的、不良的信息,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我们应当文明上网、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要正确利用网络手段查阅学习资源,不浏览不良信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合理使用网络技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们既学到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同时也形成良好且端正的信息社会责任感,预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得以轻松达成与实现。
  总体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之下,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革新。教师不再固守传统模式,而是灵活变通教学模式,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进行理念与实践的双重创新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学空间,努力践行核心素养理念教育。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 杨亚. 教育. 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