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作者】 臧燕珍
【机构】 (广西平南县平山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小说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重点,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引入情境教学的方式,创设与小說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深入理解和感受,从而改善以往落后的教学面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还原情境,利用多媒体获得深层次理解,还要品析人物形象,从而确保小说教学的良好效果。笔者主要针对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小说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种重要体裁,相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独立自主的展开阅读。但学生通常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情感情境无法感同身受,徘徊在小说的意境之外,最后只能获得浅薄的理解,这严重影响了小说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其中,在阅读中进行情景创设,模拟文本中的清醒,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感受小说文学的独特魅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小说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了传统落后的教学面貌。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小说中的情境,可以将文本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加深了学习体验,整个教学氛围变得非常融洽和轻松,学生可以其中进行自由的联想,拓展了思维视域,积极主动的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多视角分析,确保了良好教学效果。第二,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在开展小说情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同时也会获得精神上的启发,在情感意识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将小说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促进健康成长进步。
2.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策略
2.1创新文本形式,分角色还原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教材上的小说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并且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小说情境当中,非常有兴趣的朗读学习,还原小说故事情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教学中,这就是选自外国小说,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阅读和演绎,共同分析哪个角色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调。比如在模仿韩麦尔先生的时候,应该是伤心和绝望的心情,一句“下课了,你们走吧。”可以充分体现出对国破家亡的巨大悲伤。在角色还原情境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同学之间合作表演,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保持了很高的参与热情,深刻感受到了小说的文学艺术魅力。
2.2利用多媒体教学,获得深层次理解。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再仅仅是黑白和讲台,许多先进信息技术都开始与教学活动融合到了一起,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小说中的故事情境,这样一定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例如在《社戏》这篇鲁迅先生的小说的阅读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夜间划船的氛围,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在安静美妙的音乐背景下,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此时进行课文的深情朗读,可以对那种生活之美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3品析人物形象,发展文学欣赏素质。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课文学习,一定要明确小说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物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探究学习小说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品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离不开人物的推动,所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有助于促使学生融入文本情境当中,并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学欣赏素质。例如对于《孔乙己》这篇课文来说,就需要对孔乙己这个主人公的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主题思想。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情境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精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会更高,对于小说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会产生更多的认识,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12):56.
[2]袁大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2):80.
[3]罗锡盘.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9(06):121.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小说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种重要体裁,相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独立自主的展开阅读。但学生通常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情感情境无法感同身受,徘徊在小说的意境之外,最后只能获得浅薄的理解,这严重影响了小说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其中,在阅读中进行情景创设,模拟文本中的清醒,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感受小说文学的独特魅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小说阅读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了传统落后的教学面貌。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小说中的情境,可以将文本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加深了学习体验,整个教学氛围变得非常融洽和轻松,学生可以其中进行自由的联想,拓展了思维视域,积极主动的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多视角分析,确保了良好教学效果。第二,培养学生的思想内涵。在开展小说情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同时也会获得精神上的启发,在情感意识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将小说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促进健康成长进步。
2.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策略
2.1创新文本形式,分角色还原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教材上的小说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并且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到小说情境当中,非常有兴趣的朗读学习,还原小说故事情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教学中,这就是选自外国小说,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阅读和演绎,共同分析哪个角色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调。比如在模仿韩麦尔先生的时候,应该是伤心和绝望的心情,一句“下课了,你们走吧。”可以充分体现出对国破家亡的巨大悲伤。在角色还原情境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同学之间合作表演,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保持了很高的参与热情,深刻感受到了小说的文学艺术魅力。
2.2利用多媒体教学,获得深层次理解。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再仅仅是黑白和讲台,许多先进信息技术都开始与教学活动融合到了一起,其中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小说中的故事情境,这样一定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例如在《社戏》这篇鲁迅先生的小说的阅读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夜间划船的氛围,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在安静美妙的音乐背景下,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此时进行课文的深情朗读,可以对那种生活之美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3品析人物形象,发展文学欣赏素质。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课文学习,一定要明确小说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物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探究学习小说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品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离不开人物的推动,所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有助于促使学生融入文本情境当中,并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学欣赏素质。例如对于《孔乙己》这篇课文来说,就需要对孔乙己这个主人公的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主题思想。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情境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精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会更高,对于小说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会产生更多的认识,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12):56.
[2]袁大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2):80.
[3]罗锡盘.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9(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