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作者】 张中保
【机构】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根据某实验为小学生作出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智力研究表明。先探究现代小学美育的情况,再来设想关于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能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在文章末将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水平作出讨论以及给出建议和意见,为小学的美术课堂增加风采,让美术基础从小打起。
关键词:提高想象力;小学美术;美育重要性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是教育水平,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现在社会追求素质教育,需要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在中国新的教育下要求当代青年有多方面发展,能够获取更高的知识储备。所以美术逐渐获得关注。
1、探究现如今的小学课堂
一般的小学美术课堂来说应该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和审美观念,最重要的需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作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想象。那么该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提高学生们的美术水平以及创作能力,这个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文将对美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美术能力,提高审美观念作出探究,并且对小学美术的现状分析。
依照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水平来看,大多数老师还是照本宣科依照传统的美术课来上,没有创新出新的东西。传统的美术课就是依旧是老师向学生输出知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作为观众也只能是选择性的学习,或者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兴趣。这种上课方式只能够让一些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感受到美术但不是大部分学生,即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到美育,但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听课会让学生缺乏想象力。所以如果一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的美术思维僵化,缺少对美术的积极性就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且大多数美术教师在现场教学当中并没有注意特别的去关注小学生们对于美术的想象,以及忽略学生们对美术的理解能力。这些老师只在乎学生们绘画的能力以及上课时配合,不能启发学生打开相信,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想象力
2.1美术想象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是一生当中的黄金阶段,小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人生轨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的美术教学,由于没有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多数小学生上课都不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要想学生们能够产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们全身心的集中在课堂中,教师们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班学生的方式,积极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按照这样学生们会更加对课堂感兴趣,老师不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能过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所以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打开学生想象力会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能过更好发展。
2.2想象力为美术能力打下基础
为什么说小学生想象力非常重要,因为在大多数美术教学当中具有想象力的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堂知识,并且有更大的兴趣上课,对学生未来规划有很大帮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唯有创新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而具有想象力的人更能具有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适应社会不单单只是具有技术或者知识,最重要的的要具有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未来,才能影响社会。所以在美术课堂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想象力的提高,让学生拥有美术能力的同时也有丰富的想象。
2.3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很多小学生的定力不够,教师应该花费时间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堂当中,这样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内容更加有兴趣学习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配合老师让想象力更加丰富,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也是非常重要,值得老师们重视。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普及,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也会接触到互联网,所以可以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美术。合理的去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会减少更多的问题也会方便教学,运用多媒体也可以增加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并且对学习也更加有兴趣。打个比方老师展示一幅画的时候就不仅仅局限于书上展示画面,运用多媒体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讲各种色彩投影在屏幕上或者展示出生活中的美术,让学生们更加有兴趣也更能融入其中。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会更加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展示课堂内容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上不仅可以展现图片还能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绘画,这样将更能够扩展想象力,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加强互动与交流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老师不仅要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还要有成熟的技术去使用多媒体,同时也要创新上课的方式让学生能有更积极的心态去上课。
3.1善于运用新课改
为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改这样的一种上课方式也随之展开,新的课题改革就是通过分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一种新的上课方式,小组学习能够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他们的团队精神。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当中,小组学习对学生放飞想象空间也更容易。小组学习还能提高学生们的个人能力,让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里更能够发挥这样一种个人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让团队力量更加强大。打个比方,当小学美术教师上课时,老师将花鸟画放在多媒体上面,提前将学生分组分工,然后在上课过程中再将花鸟画重新向班上展示出来,再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小组内讨论自己眼中的花鸟画,老师在参与互动引导学生们去理解。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小组倾听其他同学的内容在结合自己所想,就能对这堂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结束语
结合上文来看,要想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能够最大程度的打开思维,就需要提高美术教育的水平。在日常的美术课中对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小学生提高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和教师们应该深刻的去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创新课堂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增加合作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增加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宋玉彬.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艺术科技,2017,(06):263.
[2]许建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6,(13):44-45.
[3]王海涛.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8):70-72.
关键词:提高想象力;小学美术;美育重要性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是教育水平,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现在社会追求素质教育,需要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在中国新的教育下要求当代青年有多方面发展,能够获取更高的知识储备。所以美术逐渐获得关注。
1、探究现如今的小学课堂
一般的小学美术课堂来说应该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和审美观念,最重要的需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作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想象。那么该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提高学生们的美术水平以及创作能力,这个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文将对美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美术能力,提高审美观念作出探究,并且对小学美术的现状分析。
依照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水平来看,大多数老师还是照本宣科依照传统的美术课来上,没有创新出新的东西。传统的美术课就是依旧是老师向学生输出知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作为观众也只能是选择性的学习,或者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兴趣。这种上课方式只能够让一些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感受到美术但不是大部分学生,即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到美育,但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听课会让学生缺乏想象力。所以如果一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的美术思维僵化,缺少对美术的积极性就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且大多数美术教师在现场教学当中并没有注意特别的去关注小学生们对于美术的想象,以及忽略学生们对美术的理解能力。这些老师只在乎学生们绘画的能力以及上课时配合,不能启发学生打开相信,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想象力
2.1美术想象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是一生当中的黄金阶段,小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人生轨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的美术教学,由于没有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多数小学生上课都不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要想学生们能够产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们全身心的集中在课堂中,教师们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班学生的方式,积极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按照这样学生们会更加对课堂感兴趣,老师不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能过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所以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打开学生想象力会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能过更好发展。
2.2想象力为美术能力打下基础
为什么说小学生想象力非常重要,因为在大多数美术教学当中具有想象力的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堂知识,并且有更大的兴趣上课,对学生未来规划有很大帮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唯有创新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而具有想象力的人更能具有创新能力,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适应社会不单单只是具有技术或者知识,最重要的的要具有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未来,才能影响社会。所以在美术课堂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想象力的提高,让学生拥有美术能力的同时也有丰富的想象。
2.3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很多小学生的定力不够,教师应该花费时间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堂当中,这样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内容更加有兴趣学习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配合老师让想象力更加丰富,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也是非常重要,值得老师们重视。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普及,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也会接触到互联网,所以可以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美术。合理的去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会减少更多的问题也会方便教学,运用多媒体也可以增加一节课的内容。所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并且对学习也更加有兴趣。打个比方老师展示一幅画的时候就不仅仅局限于书上展示画面,运用多媒体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讲各种色彩投影在屏幕上或者展示出生活中的美术,让学生们更加有兴趣也更能融入其中。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会更加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展示课堂内容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上不仅可以展现图片还能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绘画,这样将更能够扩展想象力,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加强互动与交流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老师不仅要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还要有成熟的技术去使用多媒体,同时也要创新上课的方式让学生能有更积极的心态去上课。
3.1善于运用新课改
为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改这样的一种上课方式也随之展开,新的课题改革就是通过分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一种新的上课方式,小组学习能够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他们的团队精神。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当中,小组学习对学生放飞想象空间也更容易。小组学习还能提高学生们的个人能力,让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里更能够发挥这样一种个人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让团队力量更加强大。打个比方,当小学美术教师上课时,老师将花鸟画放在多媒体上面,提前将学生分组分工,然后在上课过程中再将花鸟画重新向班上展示出来,再让学生们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小组内讨论自己眼中的花鸟画,老师在参与互动引导学生们去理解。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小组倾听其他同学的内容在结合自己所想,就能对这堂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结束语
结合上文来看,要想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能够最大程度的打开思维,就需要提高美术教育的水平。在日常的美术课中对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小学生提高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和教师们应该深刻的去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创新课堂方式,加强小组合作增加合作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增加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宋玉彬.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艺术科技,2017,(06):263.
[2]许建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6,(13):44-45.
[3]王海涛.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