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作者】 唐继新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


【正文】摘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一个学校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当前农村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复杂思想问题,尤其是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这一难题,农村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式的发展,不断对班级管理策略进行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班主任;班级管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人选。因此,做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
  一是学习功利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腐蚀部分学生,甚至是其家长的心灵。所以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情绪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由于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教育,从而养成了部分学生自私、任性的特点,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抗挫折能力较差,难以承受失败,稍有不顺心就离家或者离校出走。
  三是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学生嘴上跑马,出口成脏。更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中,整天不务正业,私底下谈论的都是游戏。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学会了抽烟喝酒,参与赌博、盗窃,从而一步步掉入罪恶的深渊。
  四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要么性格暴躁,要么性情孤僻,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学习成绩偏差、心理问题较多、道德行为较差等现象突出。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策略探讨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一要爱岗敬业,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否则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一句假话。
  二要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育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班主任”只有真诚地关爱每个学生,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帮助,思想上多交流,学生才愿意把教师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
  三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都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
  (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打造上进集体
  一是用民主方式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村社,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使学生们风格迥异,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班风好、学风正、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班集体,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用民主科学的方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是用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以此为契机,扬长避短,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们都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级而感到自豪。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营造和谐氛围
  一是要用责任心去关注。班主任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班主任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更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入分析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情况。
  二是要用爱心去呵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不可高高在上,颐气指使,而应该发自内心的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切不可歧视差生,纵容优生,多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情况,用爱心去呵护学生,教育学生。
  三是要用耐心去转化。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切忌粗暴简单,要循循善诱,用真诚的耐心去转化留守儿童。人都是有感情的,相信你的爱心与耐心,终将换来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人文修养
  一是要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在教室的前后墙张贴一些励志类的学习標语,同时在教室两边的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建设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制作图书架,做好班级卫生,保持教室里的窗明几净。
  二是要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健全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打造班级文化,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要“寓教育于活动”中,通过组织班级例会、主题班会及学习、文体、科技、劳动等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学生,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当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改善农村学生学习环境和接受教育水平,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各级教育部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工作要求的重中之重。站在农村学校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笔者深感自豪。相信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在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下,农村的教学管理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红梅.实然与应然:农村“留守儿童”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5):12~14.
  [2]钱成山.班主任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