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师先从心中拆掉“围墙”

【作者】 付 丽

【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小学


【正文】

——读《没有围墙的学校》有感

  庚子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汹涌而来。2020年的寒假延期,我听从国家指令隔离在家,就有了更多时间进行阅读。
  《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再次映入我的眼帘,这本书是由中国台湾的李崇建、甘耀明所著,他们曾任全人中学教师。这是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就深深吸引我。学校的围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宁又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没有围墙怎么保障学生的安全?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围墙。而全人学校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建立在海拔五百五十米的山坡地中,甚至也不是传统的体制内学校,是不是很令人惊讶?!
  其次,这本书里讲的五个教育理念深深触动着我:人格特质的自我实践,人类过去知识的通识理解,审美趣味的养成,批判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释放。他们看重的是和谐发展心智,培养健全人格,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也就是人之为人。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在这种理念下的台湾全人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人而又耐人寻味的教育故事。
  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内心久久无法平静。由于客观的原因,有形的围墙还需要保存。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是教师的权力和威严容不得学生有任何反抗。老师发号施令,学生不能有半点反对意见,唯有服从,甚至不会去想正确与否。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提了那么多年,可是我们的教育与社会、自然脱节,导致有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却很低。教师明白“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为人之道”。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但学校的各种评比还是看分数,或以分数为主。这就让教师关注的只是那些所谓的“优等生”和“尖子生”,是面向极少数人的教育。“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才有留美海归硕士失业啃老,北大生吴谢宇弑母案,江歌案中的陈世峰高学历犯罪的案件屡见不鲜。 
  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些问题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或许有人说教育不单单依靠老师,最主要的是家庭为孩子所营造的成长环境和氛围,还有社会各界对教育全方位的支持。作为人微言轻的一线教师,社会、家庭我们无能为力。为了孩子的成长,在学校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拆掉自己心中那堵“围墙”——“和谐发展心智,培养健全人格,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远比“分数”重要!当孩子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将会更自如地面对人生,学习、生活自然不会是难事。
  回想自己带班这么多年,我教过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孩子,也碰到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孩子并不是不聪明,而是相比较其他学生缺少自控能力,缺乏思考,或者对一些事物好奇,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每次放学站路队时,谁站前边,谁站后边,孩子都能吵上半天;上课铃响了,有孩子还在校园里慢腾腾的边走边看,一点儿不着急上课;有个别男孩子总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完成作业又忙为自己辩解的学生哪班没有……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故事可能每天都会上演。我也会因为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而生气。
  我们知道,只要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只要是学校,难免会有问题学生;只要是老师,难免要和问题学生打交道。我们静下心想想,学生有再多的问题,那也属于成长中的问题,犯错不等于犯罪。面对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是训斥或居高临下的讲大道理,还是多一些理解与尊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全人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做出来很好的榜样。他们心平气和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沟通中帮助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这里的老师用他们的宽容和平等,看待孩子的“错误”,悄无声息的在孩子心灵里播下一粒种子,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
  我想起上学期发生在课间的那件事,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校园内一住户怒气冲冲抓住我班一个孩子来找我,其他孩子也看热闹似的紧随其后。我忙陪着笑脸问明情况:原来几个孩子在玩时,其他孩子认为那一楼有间小屋里黑乎乎的吓人,肯定有鬼,可他不怕,勇敢上前踢门,连续的踢门声惹恼了住家户。弄清原因后,看着他害怕的眼神,我没有当场训斥他。我连赔不是的送走了房主,转身表扬了他的勇敢、大胆,对他的踢门表示理解(他只是想证明自己是英雄),并与孩子聊起了关于鬼的故事。我想,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只是批评的话,是绝对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我如果当场就批评他,就挫伤了他的勇气,或许以后碰到事时他会畏缩不前。当然,宽容不是纵容,宽容是唤起学生的思考,触发内在的探索,让他明白该怎样做。老师要在宽容后,认真的与孩子讨论一番,这才是对生命个体表示尊重,才能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才能让孩子的思想获得真正的成长。
  尊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人振作,促人前行。尊重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不张扬却能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爱,使人们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我们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尊重的力量,尊重他并教会他尊重别人,这就是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让孩子拥有健全的心理!这也是本书引起我共鸣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孩子生命本质上的成长,不能单单看知识表面上的堆砌。
  希望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在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别忘了拆掉自己心中那道围墙,仰望教育的另一片天空,和学生一起成长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会像全人学校的老师那样理智、心平气和、正向看待孩子的犯错,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平和地与学生讨论,让他们学会思考,让他们获得真正的成长。我要满怀着幸福与憧憬将自己心中的阳光洒落在孩子的心田。能够陪伴孩子成长,能够参与他们的人生,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