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付倩倩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教学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墨守成规,是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个性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起到很强的激励成效,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这个特殊的“教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成效明显。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首先,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都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由于语文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不同,特别是古诗文部分,需要教师下功夫去讲授。但是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在教学中心的位置,教学理念有待转变。其次,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是很多教师的通病,机械化地“输送”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按照同一个标准授课并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观念。我们以课堂导入为例,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基本都是会先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接着用纯理论的方式引入新课,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措施
  1.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能够在教学中看出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经常跟学生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询问他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看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心中装着学生,每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在教师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要善于鼓励学生,做到公平与公正,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心与心的沟通,为学习兴趣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育教学是针对人的教育,尤其是在义务阶段,小学语文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自身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是简单的字词语,还是复杂的阅读教学,都不要直接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都可以设立相应的活动模式,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學习方法与经验,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感悟语文学习过程,渗透核心素养。总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向以及学习需求等进行课程的教学安排,学生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帮助者。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3. 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创设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属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静态教学模式的改变,属于动态化教学。语文教师通过为小学生语文教学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中,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爱玩,思维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特别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进行生活化、游戏化、比赛化的教学情境环节,能够帮助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让小学生在喜欢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在学生喜欢的环境中得到进步也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提高了教学成效。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可以选择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中选举产生一个“导演”,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排开展情境角色扮演,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就会相互分工与合作,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成效明显。
  4. 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如何,都不要直接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与经验。故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乐于参与的过程。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选择故事教学法来提升教学成效。比如,在学习《赠汪伦》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以李白与汪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开展故事化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两人的故事来理解这首古诗的深刻内涵。在写作环节也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结合班队会和课前读,把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轶闻趣事讲给学生听。比如,给他们讲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讲著名作家徐迟创作时每篇稿子至少要修改五次等,这样就可以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融于这些故事之中。潜移默化下,学生的写作意识也会慢慢地被激发起来。
  参考文献
  [1]李亮.课程内容的文化选择——以小学语文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29-30.
  [2]何方,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下小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02):78-79.
  [3]田东东.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上),2017(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