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杨 琴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
【正文】摘 要: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且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家庭模式改变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长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坚守着教育的执著和情怀,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向上、向善、向美的成长环境,助力“留守儿童”早日走出阴霾,飞向快乐的天地。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
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在成长的关键期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抚慰,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心理上的交流,感情上逐渐疏远。孩子对于亲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都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很容易形成悲观、内向、孤僻的性格,人际交往的能力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容易感到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有的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同伴或者邻居的欺负,他们无处申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学会了以暴制暴。孤僻内向的性格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对别人不信任。
(二)缺乏道德约束和管教,造成道德品质出现危机。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而家庭教育的相对弱化使他们缺乏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道德意志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导,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教育功能弱化。父母外出打工使传统的双亲教养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或有一方缺位,就出现实质上的家庭不完整。留守儿童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所受到的父母言传身教的程度就会减弱,甚至丧失。
2、监护人的素质不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老人,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加之要承担农活,没有能力和精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心理上的正确引导。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思想道德、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家长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方式偏差,成绩好就给以物质的奖励,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暴打,这样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要求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庞大,严重的影响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而待遇普遍较低,使得广大农村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情绪、缺乏责任心,工作的热情和进取精神不够,专业发展意识缺乏,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1、家庭要尽量保持结构完整,提高家庭教育功能。父母外出打工要慎重选择,要考虑孩子,有条件的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照顾。不能带在身边的,要定期和孩子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他们的近况;还可以通过教师和监护人来了解,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归依感、安全感。父母还要转变教育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改变以往出于“愧疚”心理而实施的“物质补偿”的做法,多给孩子心灵上的抚慰和思想上的引导。
2、完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多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监护人要多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随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幸福,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会关心、尊重别人。
(二)学校方面
1、实行寄宿和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学校应详细的记录留守儿童的情况,以便能够准确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行寄宿让留守儿童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来,促进留守儿童的人际交流,培养社交能力。师生之间多交流,让留守儿童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教师要及时的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快乐的学习。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长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坚守着教育的执著和情怀,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向上、向善、向美的成长环境,助力“留守儿童”早日走出阴霾,飞向快乐的天地。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
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在成长的关键期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抚慰,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心理上的交流,感情上逐渐疏远。孩子对于亲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都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很容易形成悲观、内向、孤僻的性格,人际交往的能力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容易感到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有的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同伴或者邻居的欺负,他们无处申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学会了以暴制暴。孤僻内向的性格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对别人不信任。
(二)缺乏道德约束和管教,造成道德品质出现危机。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而家庭教育的相对弱化使他们缺乏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道德意志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导,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教育功能弱化。父母外出打工使传统的双亲教养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或有一方缺位,就出现实质上的家庭不完整。留守儿童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所受到的父母言传身教的程度就会减弱,甚至丧失。
2、监护人的素质不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老人,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加之要承担农活,没有能力和精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心理上的正确引导。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思想道德、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家长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有所好转,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方式偏差,成绩好就给以物质的奖励,成绩不好就是一顿暴打,这样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要求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庞大,严重的影响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而待遇普遍较低,使得广大农村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情绪、缺乏责任心,工作的热情和进取精神不够,专业发展意识缺乏,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1、家庭要尽量保持结构完整,提高家庭教育功能。父母外出打工要慎重选择,要考虑孩子,有条件的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照顾。不能带在身边的,要定期和孩子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他们的近况;还可以通过教师和监护人来了解,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归依感、安全感。父母还要转变教育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改变以往出于“愧疚”心理而实施的“物质补偿”的做法,多给孩子心灵上的抚慰和思想上的引导。
2、完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多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监护人要多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随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幸福,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会关心、尊重别人。
(二)学校方面
1、实行寄宿和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学校应详细的记录留守儿童的情况,以便能够准确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行寄宿让留守儿童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来,促进留守儿童的人际交流,培养社交能力。师生之间多交流,让留守儿童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教师要及时的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快乐的学习。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