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作者】 财 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保持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不断优化体育训练方法,加强体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结,全方位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1、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团队协作精神是体育核心素养的一种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团队协作意识极为重要,绝大多数体育运动都需要团队之间的合作,如学生较为喜爱的羽毛球运动、足球运动、排球运动等,在这些体育运动中,队员只有有效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更是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合作表现调整教学策略,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核心素养。如在开展足球训练时,足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是需要一个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因此,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只有与队友之间有着默契的配合及协作,才能在足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教师需要予以一定的引导和指导。先让学生明白这一运动的获胜关键需要队友与队友之间的配合,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以及团队意识是获胜的关键,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针对性培养。只有做好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才能为后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体育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联结起来,需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此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在学习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时,部分学生的球感相对欠缺,无法掌握运球技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会学生要直面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要坚持到底还是选择放弃?当学生全力以赴后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其内心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即便全力以赴后依然没有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但问心无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当学生失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能正面且客观面对自身的不足。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3、遵循儿童身心规律,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在不断加快,反复的认知过程可以提高某种能力。我们知道,体育运动锻炼是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关键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富有趣味化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训练中。在此期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此开展体育运动。同时,对学生进行新奇以及富有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参与性。小学体育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运动训练的强度,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而导致学生运动积极性下降。同时,也需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及运动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身体情况的收集工作,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时调整体育运动训练方案,为学生体育运动技巧的优化及运动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4、加强体育运动训练,大力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体育意识的形成是以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各种体育运动的训练、锻炼所形成的。体育意识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不仅会影响人的体育活动,并且会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增强。对于学生而言,每天的广播体操和跑操都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好处,促使学生形成体育意识,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在学生心理及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会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这种改变向着良性发展。如在教学前滚翻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前滚翻比较简单和枯燥,当学生通过训练熟练掌握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这种动作技能,对其他运动技能的学习产生期待,进而导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忽略该项技能的练习,最后逐渐忘记该项技能。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利用这些体育技能,强化学生对体育技能的记忆效果,让学生将体育技能与生活技能联结起来,要充分发挥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强化学生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作用,从而自发性地参与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较好地理解体育,为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心理基础。
  5、强化学生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人的责任意识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它远远超越于能力,是一种品格的象征。”我们知道,很多体育活动大多数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完成。教师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如在篮球、足球和排球比赛中,每个位置所承担的角色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但每个位置、每个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教师在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时,要向学生灌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让学生明白在任何一个团队体育中,不要为了自己的表现欲而置团队于不顾,不要逞个人主义,要学会团结、负责,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精神的含义。在此期间,教师则需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观看体育竞技视频,通过冲击力较强的视频唤起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以荣誉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同时,教师需要严肃对待学生之间不团结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责任意识的重视,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素质教育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更要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并综合对比各类教学方法,选择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让主体教育充分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如何培养学生主动锻炼意识[J]. 李晓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