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作者】 旦正措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手段越来越多,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师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政府在教育事业下投入了更多的努力,促进了现在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朗读教学的有效进行非常的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完善相关的内容,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现在越来越重视语文的教学,由于现在国语教学面临的发展现状,我们只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整体的发展素养。现在在考试中语文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说明语文学习在学生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开展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好的进展,这样就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化的教学,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得朗读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展。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实际教学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字还不认识,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对朗读学习并不是特别重视,而且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相关的内容,并不是认真的在进行阅读,所以效果也并不是特别明显。有的学生不喜欢张口进行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在朗读的过程中走思等等各种情况。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内容,学生没有带着目的进行朗读,这种朗读的形式是比较盲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的过程中无法从朗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反朗读任务也被应付完成,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开展朗读教学,以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有效的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
2、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1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反复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我们通过反复阅读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的探索其中的精髓,学生带着任务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相关的问题,这样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师想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内容,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找到其中的关键句,从而不断地领悟作者的目的。在进行两三遍的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叫起来几位学生进行作答,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总结,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上来,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主动的进行思考,喜欢上朗读,将朗读作为一项兴趣来培养,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我们开展朗活动的时候,最首选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就会有一定的目标,学会正确的进行朗读,脑子中会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整体的效果,在实际的发展中才会不断地见到成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活跃语文课堂,实现进一步发展。
2.2保证朗读实践,提高朗读效率
朗读实践就是让学生在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做出相关的反馈,使得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理解的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朗读形式和思考模式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方面上取得很好的成绩。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上不断地得到突破。例如老舍《趵突泉》中的“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到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样学生能够利用好时间,更多的进行朗读,使朗读效果得到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更高。
2.3利用丰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利用丰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整体的文章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我们需要带领学生先将整篇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这样就能提高整体的效果。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使得各项内容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欣赏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专业人士阅读的音频,规范学生的朗读形式,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在进行朗读活动的设计时,可以加入游戏的元素,或者比赛的元素,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的进行朗读,掌握朗读的技巧,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朗读技能,促进各项能力的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对类似的文章能够使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朗读活动中,通过指导来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朗读技能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文章的实际需求,来适当的增添一些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话感受到文字中富含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语感运用能力的加强。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朗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根据现在发展的需求,实现教学手段和模式上的突破,发展相关的内容,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实现更好的突破,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重视语文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思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研究[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2]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6.
[3]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 堂朗读教 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437—43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现在越来越重视语文的教学,由于现在国语教学面临的发展现状,我们只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整体的发展素养。现在在考试中语文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说明语文学习在学生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开展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好的进展,这样就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化的教学,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得朗读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展。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实际教学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字还不认识,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对朗读学习并不是特别重视,而且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相关的内容,并不是认真的在进行阅读,所以效果也并不是特别明显。有的学生不喜欢张口进行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在朗读的过程中走思等等各种情况。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内容,学生没有带着目的进行朗读,这种朗读的形式是比较盲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的过程中无法从朗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反朗读任务也被应付完成,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实际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开展朗读教学,以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有效的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
2、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1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反复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我们通过反复阅读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的探索其中的精髓,学生带着任务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相关的问题,这样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师想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内容,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找到其中的关键句,从而不断地领悟作者的目的。在进行两三遍的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叫起来几位学生进行作答,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总结,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上来,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主动的进行思考,喜欢上朗读,将朗读作为一项兴趣来培养,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我们开展朗活动的时候,最首选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就会有一定的目标,学会正确的进行朗读,脑子中会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整体的效果,在实际的发展中才会不断地见到成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活跃语文课堂,实现进一步发展。
2.2保证朗读实践,提高朗读效率
朗读实践就是让学生在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做出相关的反馈,使得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理解的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朗读形式和思考模式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方面上取得很好的成绩。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上不断地得到突破。例如老舍《趵突泉》中的“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到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样学生能够利用好时间,更多的进行朗读,使朗读效果得到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更高。
2.3利用丰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利用丰富的教学环节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整体的文章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我们需要带领学生先将整篇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这样就能提高整体的效果。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使得各项内容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欣赏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专业人士阅读的音频,规范学生的朗读形式,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在进行朗读活动的设计时,可以加入游戏的元素,或者比赛的元素,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的进行朗读,掌握朗读的技巧,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朗读技能,促进各项能力的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对类似的文章能够使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朗读活动中,通过指导来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朗读技能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文章的实际需求,来适当的增添一些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话感受到文字中富含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语感运用能力的加强。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朗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根据现在发展的需求,实现教学手段和模式上的突破,发展相关的内容,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实现更好的突破,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重视语文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思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研究[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2]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6.
[3]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 堂朗读教 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