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作者】 刘名芝

【机构】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民族小学


【正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扑克牌)指名说出在扑克牌中A、Q、J、K分别代表什么?
  2、师:谁还能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用字母表示数呢?
  3、导入:在数学中,我们也经常要用到用字母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一)在“猜年龄游戏”情境中初步感知新知
  师:下面我们要做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需要一个助手,谁来?
  (指名xx同学回答)你今年几岁了??生:10岁。
  师:那老师今年多大了,我们可以来猜一下?(指几名学生来猜)
  (老师给出提示:我比xx同学大20岁。)
  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多大了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0+20=30(岁)。
  师:那我们接着往下猜当XX同学在1岁、2岁、3岁……20岁……50岁时,老师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师:我们发现照这样一直写下去,能不能写完哪?
  生:不能。
  师:观察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或一句话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指名回答)
  预设:
  生1:XX的年龄+20岁=老师的年龄
  生2:老师的年龄-20岁=?XX的年龄
  生3:a+2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20中,a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a+20表示什么?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2)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a+20=11+20=31(岁)
  (二)在“编创儿歌”情境中进一步体验新知
  1.探索规律
  师:大家很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数青蛙》的儿歌。
  (多媒体显示:儿歌《数青蛙》情境,生拍手唱儿歌)
  生:(齐)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4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师:还能往下编吗?大家一起再编一句。
  生:(齐)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要这样编呢?
  生1:因为我发现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是一样的,眼睛的只数是嘴的2倍,腿的条数是眼睛的2倍。
  生2:我发现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哦,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这首儿歌中还有数学规律。好,我们就按这样的规律再编一句。
  生:(齐)5只青蛙5张嘴,10只眼睛20条腿。
  师:这样的儿歌你们可以说多少句?
  生:无数句。
  师:这首儿歌我唱了30多年也没有唱完,你们能不能运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只用一句话就能把这首儿歌唱完?
  (生独立思考,尝试写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交流。
  教师同时呈现5种答案,师生集体评议。
  (1)A B C D
  (2)无数 无数 无数 无数
  (3)A A A+1 A+2
  (4)n n n×2 n×4
  (5)y y y×2 y×4
  师: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既简洁又合理?
  生:(4)和(5)都合理。
  师:对(1)有什么意见?
  生:用A、B、C、D表示,看不出它们与青蛙只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是说这样的写法没有反映出儿歌中的数量关系,所以不太好。写(1)这种方法的同学同意这种观点吗?其实这里的B、C、D分别表示了什么?
  生:B表示A,C表示A×2,D表示A×4。
  师:对(2)有什么意见?
  生:他写的全是“无数”,更看不出他们的数量关系了。
  师:第(3)种呢?
  生:数量关系搞错了,如果A是2,A+1就等于3,2只青蛙3只眼睛啊。
  (生都笑了起来)
  师:这提醒我们在用字母表示数时,一定要准确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其实a×2还可以写成更简单的形式。
  (多媒体显示:数和字母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师:大家试一试把n×4写成简便的形式。
  (生试写,师请个别学生板演)
  师:现在如果让你来编这首儿歌,你会怎么编?
  生: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把一首唱不完的儿歌,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果一句话就可以读完了。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好不好?好在哪儿?
  生1:它能够用一个式子就代表出许多具体的式子。
  生2:很简单。
  师:用字母表示数,形式很简单,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三、在应用中深化理解新知
  1.做一做
  (1)水果店共有水果a千克,卖出了34千克,还剩(  )千克。
  (2)一瓶油用了8千克后,还剩b千克,这瓶油原有(  )千克。
  (3)小强今年a岁,比爸爸少26岁,爸爸今年(  )岁。
  (4)六(1)44班有女生a人,男生b人,一共有(  )人。(写出含有字母的算式)
  2.说一说
  (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b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8摄氏度。b+8表示什么?
  (2)某班共有50名学生,女生有50 – c 名,这里的 c 表示什么?
  (3)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小红接连投中 x 个 三分球,3 x 表示什么?
  3、你能根据下图接着往下填写吗?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
  摆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A=1  K=13  Q=12
  学生的年龄/岁  老师的年龄/岁
  a  a+20
  当a=11时,a+20=11+20=30(岁)
  n×2=2·n或2n
  2×n=2·n或2n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