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唱于生 返璞归真
【作者】 张 彤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小学四年级音乐《翅膀》教学实践体悟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翅膀》,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采用比喻的手法,多层面的反映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乐段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质。曲调欢快活泼,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新课标注重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新课程理念编写新教材,在《翅膀》一课教材后面,图文结合,提出两条学习提示:一是跟着录音模唱,说一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唱一唱。二是与同伴合作,设计动作进行歌表演。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要用好音乐新教材,让唱于生,返璞归真。《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学习音乐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倡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基于音乐新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的教改理念,我在教学《翅膀》时,立足新教材特点用好教材,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和主动唱演的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 “三维”一体
1.知识和技能目标: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本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模唱、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学习、表演歌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导学生通过《翅膀》歌曲学习,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情感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本课教学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翅膀》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教学难点是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
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可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完成分声部的歌谱和歌词的演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完成巩固唱歌成果、练习合作合唱和创新表演歌曲,
二、教学流程 主动唱演
(一)以情移情,导入新课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和学生沟通交流、建立感情,本课一开始,我借助发声练习,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体验三、八拍节奏,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在练习、复习的实践体验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开心。这样导入从学生最贴近的音乐生活切入,萌发他们“主动唱演”兴趣,为整堂课的开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趣激趣,学唱新歌
小学音乐新教材告诉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丰富生活,是一个生命灵动的活教材。供我们活用文本,帮我们开发资源。只要我们和谐融合相关文化,科学利用单元主题,就能有效地让学生在主题性音乐实践活动中和谐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审美能力、创造思维等人文素养。本课我设计“以趣激趣,学唱新歌”的新授方法,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唱赏”,在自主学唱中学习演唱技能,在主动欣赏中体验音乐美感。具体操作为:
1.课件激趣,听赏歌曲。鼓励学生听赏模唱歌曲《翅膀》。听后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歌曲后面的画面:“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
2.范唱激趣,划分乐段。朗读歌词。跟琴唱词。让学生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跟老师唱一唱。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
3.合作激趣,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
(三)以行激行,巩固学唱
音乐课的巩固环节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综合”需要实践创新,“综合”需要快乐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巩固”环节将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1.体验歌曲,深化感知。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学生听赏歌曲《翅膀》,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评唱歌曲,体验美感。再次聆听范唱, 分分乐段。朗读歌词,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跟琴唱谱,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唱唱低声部的歌谱,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四)以音化人,拓展创新
我设计这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是:以“主动唱演”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出发点;“兴趣”作为本课的主题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导入有趣——新授有味——巩固有情——拓展有行,让学生在说、看、想、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然而要达成这课的具体目标,就必须依靠“拓展”这一环节来实施和完成。其“拓展”环节为:
1.实践演唱,引趣抒情。让学生讨论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大家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2.表演歌曲,升华情感。指导学生分组展示演唱。
3.评议表演,取长补短。合唱部分可用“Mf” I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各组练习创新表演,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教师小结全课:同学们在课堂上主动唱演的效果很好,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插上自己理想的翅膀,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勤奋的努力,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音乐是由心的表达,在导课环节,我是结合这首歌曲的情绪,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入手,和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畅谈、交流,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歌曲学唱部分,我主要从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三拍子律动开始,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活泼轻快,我希望学生能从听觉、律动、感知等方面体会。在歌曲学唱环节我主要用了听音模唱的教学方法,学生前面的聆听已经对这首《翅膀》有了整体的感觉,因此学唱部分继续调动学生的听力,从整体感受换到乐句的一句句仔细听辨,由这节的学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在前面四个乐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五拍的音总是不唱足时值。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的准确
总之,音乐课时目标的制定、课时的划分以及教学流程的设计都是动态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要把教学重心的转移,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的心理体验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主动唱演”的方法在于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在聚焦学生思维能力、价值形成、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音乐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觉迁移,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