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 吉庆谋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长春中学


【正文】  摘 要: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新的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专心听讲,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全心全意地参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数学活动。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和付诸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存在弊端;最终目的;提高和发展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迫在眉睫。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在新时期,初中数学要重视高效课堂创建的基本条件,努力创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能力。
  一、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1.过于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学思想是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念落后,已成为制约高效课堂创建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观念主要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基础的。围绕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教学模式的运用和研发也影响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是影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但不能保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课堂教学模式僵化,通常用练习题和简单的知识点来讲解,课堂教学气氛不能很好地衬托出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积极性,而且很难培养他们动手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有效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它与过去依靠教师嘴和粉笔的教学模式相比甚远。这种单一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力效果。现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这些教具不仅可以减少备课时间,还可以节省课堂写作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供学生学习。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必要节省教师的写作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这些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加抽象的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建立。
  (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建立数学模型还是推导数学公式,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课文的描述,利用教具制作相应的图片或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不再单调枯燥,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兴趣学习数学。无论是建立数学模型还是应用教具建立相应的动画,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三、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充分的心理状态下投入学习,能够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教师要从学生喜欢看到的事实、事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怀疑,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和形成技能,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作业。教师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学生参与作业批改的主体作用,发挥师生精神沟通的激励作用,及时评价作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和发展。
  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1.学生小组方式。根据我的经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如学习能力水平、性别、智力等。在群体成员分布中,可以参考以下搭配:①优、差生均衡搭配。在我看来,优生和差生分组法更适合初中的学生。这种分组方法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具体的分组过程中,每组的学习水平要相对均衡,有利于教师的整体把握。这种分组方法可以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辅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禁止被动学习。上述分组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互助精神,而且能改变学生自利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提倡。②按层分组。分层分组的方法更适合毕业生。分层搭配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也就是说,数学水平较好的学生被分成一组,数学水平较弱的学生被分成一组。这种分组可以实现学生的优势发展。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分组方式,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比较,从而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再在小组中帮助他们,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证他们掌握基础课程。
  2.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操作,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
  总之,建立数学高效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这种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自己的教学技能是否合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技能,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技能。因此,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岳愫.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