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苏明俊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长柏乡小学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语文学习氛围,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作用
语文课堂本来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好学、乐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并且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的意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符合素质教育创新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真实体现。师生地位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活动的权威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空间,尊重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的转化,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观点,书本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师不是在灌输式地教书而是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利用学生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课文,审视生活,审视人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表达自己对课文,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使蕴藏在学生心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发言人是学习结果的展示人,小组发言人可以就本组的学习情况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换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在小组讨论阶段,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探讨学习情况等。我在指导同学们学习《不懂就要问》一文中,我出示了这样四个问题供各小组讨论:一是孙中山大胆向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是什么表情;二是当孙中山勇敢地向先生提问时,开始时先生是什么态度;三是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四是你想对孙中山说什么?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先自由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时间一久,同学们的口语及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这就是口语能力提高的表现。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各小组轮流上台分自然段、分角色、男女生搭配朗读。同时在朗读后让同学们即兴谈谈读后感或想法,这样口语也得到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情自然也涨了。
三、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兴趣、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合作学习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更能激活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
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有了竞争、有了压力产生了相应的动力,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组员长期团结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
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树立学习的信心,主人翁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同时在小组中的交流互动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这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重要的是学生在此方法的指导下,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有利于学生不断树立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语文学习氛围,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会平.浅谈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10(6):14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3]唐晓杰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作用
语文课堂本来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好学、乐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并且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的意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符合素质教育创新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真实体现。师生地位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活动的权威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空间,尊重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的转化,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观点,书本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师不是在灌输式地教书而是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利用学生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课文,审视生活,审视人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表达自己对课文,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使蕴藏在学生心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发言人是学习结果的展示人,小组发言人可以就本组的学习情况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换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在小组讨论阶段,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探讨学习情况等。我在指导同学们学习《不懂就要问》一文中,我出示了这样四个问题供各小组讨论:一是孙中山大胆向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是什么表情;二是当孙中山勇敢地向先生提问时,开始时先生是什么态度;三是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四是你想对孙中山说什么?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先自由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时间一久,同学们的口语及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这就是口语能力提高的表现。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让各小组轮流上台分自然段、分角色、男女生搭配朗读。同时在朗读后让同学们即兴谈谈读后感或想法,这样口语也得到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情自然也涨了。
三、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兴趣、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合作学习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更能激活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
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有了竞争、有了压力产生了相应的动力,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组员长期团结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
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断树立学习的信心,主人翁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同时在小组中的交流互动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这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重要的是学生在此方法的指导下,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有利于学生不断树立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语文学习氛围,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会平.浅谈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10(6):14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3]唐晓杰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