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作者】 任剑飞

【机构】 贵州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九中学


【正文】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它是“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与效益的最优化和谐统一”,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老师要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有突破,才能构建高效课堂。由于高中数学跟其他学科比起来,具有抽象枯燥、深奥难懂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有难度,如果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就很难让课堂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很难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得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会望而却步,不敢向前。可见,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既是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为此,本文结合我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着力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结合等方面入手,探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五要”策略。
  一、要温故知新,巧妙导入——促进课堂高效
  高中数学的知识脉络,是一个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结构,前面学习的知识会对之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任课教师要学会温故知新,在教授“新知识”时恰当让学生温故之前所学“旧知识”,并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点,搭建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步步递进。“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结合“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对旧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之后,可以直接、自然地过度导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学生也能很好地抓住课堂听课的重点,并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高中数学“二面角”时,我就引导学生先温习下有关直线成角、直线和平面成角的知识,再过渡到对两个平面成角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及时回顾了之前所学,另一方面又引入了新知识的学习,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为后面高效教学与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要沟通交流,和谐关系——提升课堂高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任度,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能够很好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众所周知,高中学习节奏快,学生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大,高中数学所占据的课程比重比较大,对学生的总成绩也能产生不小的影响,如果高中数学这门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能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对高中整个阶段学习的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师生关系处于不和谐的氛围中,就很容易起引起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的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我在工作中,就尝试过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多沟通,主动了解和询问学生课堂上学习的进度和实际情况,多关心学生学习的切身感受,和学生之间建立朋友式的沟通方式,不能以教师的权威来打击或压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由衷地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程。这些努力都是非常有效的,也促进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快速构建。
  三、要引入故事,增强趣味——推动课堂高效
  兴趣始终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高中数学课程的深奥和枯燥就需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引入数学小故事、智力游戏或生活趣事来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高中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增加,需要教师对要讲的课堂内容熟练于心,并能巧妙挖掘和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趣事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课下的认真备课和准备。比如,当向学生讲述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时,我就巧妙地将等比数列知识与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告诉学生:一个商人承诺一个乞丐一个月内每天给他10块钱,但是要求这个乞丐第一天给他回扣1角钱,第二天回扣2角钱,第三天回扣4角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数,那么究竟最后是乞丐占了便宜还是商人收益了呢?
  这就需要算出总收支的对比,这个支出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怎么算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呢?这就引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对所要讲的知识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对知识点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自然这堂课的教学实现高效就很容易了。
  四、要联系生活,注重运用——实现课堂高效
  如果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认真布置能够让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的作业,激发学生动手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使课上与课下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形成合力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排列和组合”知识点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竞赛活动结果进行预测,可以告诉学生部分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推测排名顺序的多种可能。在课堂上多举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注重情景模拟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可以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一旦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那么就会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强烈的助推力。
  五、要注重训练,发散思维——增进课堂高效
  数学课堂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起对数学课堂训练的重视,充分利用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课堂训练上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内涵,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训练之后对教材的回归。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思考题和探索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把书本的知识技巧变成自己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帮助学生及时归纳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及时总结和分析的习惯,提高数学课堂训练的教学效率,增进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黄明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2]王璟.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魅力中国,2016,000(018):86-87.
  [3]郑帅.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8,005(00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