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小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

【作者】 姚秋丽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桃禾小学


【正文】  摘 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依托教材资源,从课内、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以听话说话训练作为写话的重要的辅助手段;将写话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语言进行说话写作练习;把仿写、续写、补写作为练笔的好方法。从这几方面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培养说;引兴趣;捉生活;借想象
  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和训练方式,“创设”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写话环境,从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他们写话的热情与愿望,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不断鼓励。下面我就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兴趣。
  一、课堂内外结合——培养欲望
  (一)在课堂中培养说的兴趣。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并伴有课后“小伙伴谈论”,“小伙伴谈论”为孩子提供交流、讨论、表达的平台。如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由于学生对课文的人物、课文内容有了很深的了解,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演示这个课本剧。学生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既培养了学生合作表演能力,又能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如《坐井观天》的课后“小伙伴谈论”却说:“小朋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所想说出来,最后形成文字材料呈现在日记中。一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青蛙跳出井口,它觉得空气那么清新,视野那么开阔。它抬头一看,天蓝蓝的。一切都会令它目瞪口呆,欣喜若狂。它高兴跳来跳去,看见一头水牛在喝着水,询问过后才知道水牛为农民伯伯耕地了。青蛙说:“我也该干点事了”。说完便到田里,捉害虫去了。学生的日记除了父母帮助,更能看出孩子心中有话说、想说。
  (二)在活动中培养说的欲望。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如秋天来了,我们一同就去找秋天,学生会说:“人们的衣服穿厚了。”“树叶变黄了”、“桔子成熟了”。老师又说:“秋天不仅是个美丽季节,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金色的季节。”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一下,学生马上想到学过的词语:金秋时节、秋天气爽,瓜果飘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丰富语言、发展语言。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的话题与学校生活相结合。如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经典诵读、运动会、联欢会等,让学生从生活选题,选自己生活中的小事。
  二、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情境
  低年级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他们爱听、爱看、爱玩、爱问。因此,低年级教师要善于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说话,练习写话。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个瓶口小的瓶子,在里面装了一点水,在瓶子旁边又放了一些小石子,然后让孩子们扮演乌鸦,自己动手操作是怎样喝到水的。在做游戏之前要对孩子们提出要求:一是要认真观察;二是要注意同学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三是要留心遇到的困难;四是要积极动手参与。游戏结束后先让孩子在小组内交流感想,组员可以互相补充,然后各组派代表到台上来讲,比比谁讲得好。只要孩子能围绕游戏把自己想说的话讲出来就要及时表扬,这样可以始终让孩子对说话保持浓厚的兴趣,也就可以逐渐提高说话能力了。
  三、示范引导观察——仿中求创 
  (一)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低年级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如在写《春来了》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春天的景物,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春天的有《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等,为描写春天的美景提供了很多优美的语句。 
  (二)老师示范,引导观察。写话要求、方法学生没有形成固定格式,这有利于我们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领悟。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能扣人心弦,我们要指导学生多观察。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找不到方法,也会使他们手足无措,所以老师也要发挥示范作用,融入情感,挖掘小事,写一些“下水文”,教他们观察方法,学生在多次练习后,会探究发现,方法会内化在学生的能力中,引导他在习作中的自觉运用,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四、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写话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话的源泉,教师无法代替孩子的生活,更无法了解每个孩子每天的生活。要想让生活在孩子们的笔端流淌,作为教师的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而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感受往往是通过身体感官直接接触而获得的,如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用心去想。写话时,作为教师就可以根据以上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看写、做写、想写、听写、画写”等,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看写。看写就是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和小生灵成为他们描写的对象,让身边各种不同的人和事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春天来了,带他们去校园看绿草红花,感受春风的温柔;冬天到了,让他们欣赏雪花漫天飞舞的美资。也可以在班级举行“素描大赛”,请同学或老师当模特,用文字来描绘外貌,反映性格,吐露心声。
  (二)做写。做写就是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事写下来。如开展“我为×××干什么”活动,或是为小花浇水、为小猫洗澡,都是写话的好材料,而“一元钱买菜”活动就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写话内容,让学生独自一人上菜场买菜,看谁用一元钱买到更多的菜,并把其中最感兴趣的事记录下来。有的会写菜场里蔬菜品种多、五颜六色,有的会写讨价还价的过程,有的会写意外的收获,还有的会写气人的遭遇。还有在“三八妇女节”时,让学生为母亲做一张贺卡,并提上祝词;在拾到失物时,写一个招领启示……,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抒写了五味的人生。总之,我们要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寻找学生情感表达与写话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情动于中而言动于外,成为他们生命个性的展示和歌唱。
  (三)想写。想写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心里想写的话写下来,包括高兴、悲伤、自豪、委屈等等,通过写话来抒泄对人、事的好恶爱憎。
  (四)听写。听写就是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新闻。每天将从同学、老师、父母、电视、广播里听到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写在写话本上,用笔记录每一个新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画写。画写就是让学生先画出图画,然后根据画的内容写一句或一段话,想说什么就画什么,想画什么就写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写话训练,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题材,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去体验,写起来就有内容,虽然有些零碎,对生活的感受也有些肤浅,有时甚至是可笑的,但是却充满着童真童趣。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刻意拔高,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们,要让他们如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永远保持探求生活的热情。
  五、引导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往往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就在于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总等着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或特殊事件发生时才能写,其实,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意的细节。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要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配合节日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孩子写话,如:“春游”、“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学校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写话训练则借机安排在活动中,使语言训练成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一名学生在参加“春游”后写到:“今天,老师带我们到西湖动物园去春游。这里的动物真多呀!有狮子,黑熊,老虎,猴子……等,最讨人喜爱的是小猴,它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假山上窜来窜去,还有的在窝里睡大觉。可爱极了!我拿着薯条来喂小猴,大猴看见了忙跑过来抢,不让小猴吃。小猴只好眼巴巴的望着快到嘴边的美食,被别人吃掉,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把一根薯条分成两半,先把其中的一半丢到离它们较远的地方,当大猴跑过去吃的同时,我又赶紧把剩下的一半赶紧丢到小猴面前,这样,小猴就有美味吃了。将活动和写话训练结合,提高了学生写话能力。
  六、加强阅读指导——丰富语言
  有人把“读”比作蜜蜂采蜜,把“写”称作蜜蜂酿蜜,比喻不仅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还说明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阅读是提高写作教学的最佳途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有了阅读图书的能力,但多数是注重画面内容,通过画面来理解内容,低年级应该把如何让学生从注重画面的兴趣转移到文字上来作为训练重点。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首先从一些简单的文字阅读开始,低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这套识字工具后,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加大阅读量,以注上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如《绘图汉语拼音注音文库》、《拼音小博士丛书》、《365夜作文启蒙》,同时建议家长给学生买一些儿童感兴趣的童话作品,给学生借阅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书,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书。低年级的小学生读书很慢,每天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耐心的让每一个学生读完规定的内容。布置作业,每天在家阅读时间为半个小时,让家长督促完成,时间长了,学生就能自觉地阅读,并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开展背诵富有童趣或蕴有哲理的小诗歌,表演童话小品等,变单一的、毫无目的看书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为今后写话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七、巧写赞美评语——激发兴趣 
  在批改文章时,教师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发现学生具有闪光点的佳作,及时在班里交流欣赏。对于基础较差、兴趣较低的孩子只要文中有一句话,一个修辞,甚至一个标点用得好,也应让大家来共同欣赏。在批改文章时,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当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也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总之,培养好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是提高学生写话水平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学生的兴趣长在,写话之树就能常青!
  参考文献:
  [1]张琴.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J].教育与实践研究,2013年13期
  [2]胡云霞.小学低段写话兴趣培养方法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3年59期
  [3]吕小雅.“万丈高楼拔地起”—小学低段学生写话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