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 提升学生学习中职历史的兴趣
【作者】 姜继波
【机构】 四川省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摘 要:在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化的联系和运用,关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社会”的教学内容,把生活中的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两者的完美结合中产生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真正实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这样才能增强中职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
关键词: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而我们作为中职校历史教师更要学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利用身边的人、事、物,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借古鉴今,长知识、增活力、练思维、积经验的教育学科。这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从而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历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中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导致了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教学无活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训练,素质得到提升。
一、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知
教学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达到教学和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教学生活化提倡的理念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去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生活化中首先要做到扩充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比较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生活化教学中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二是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教学生活化,可以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教学生活化,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运用意义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往往是把书本的知识体系化,教授给学生,从理论到理论,非常的枯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几乎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我开始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尝试。生活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中得到知识的力量,生活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育中我们要课堂结合生活,这样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只是表面的内容,而且让教学结合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更加生活形象化。
(一)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愉快学习,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
(二)情景式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设这样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在实践证明,情景教学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情景问题,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星期,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也可以再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的小实际案例,情景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创设生活情景,使文化知识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三)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从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天性都比较爱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围绕学生在活动中经验,让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历史学生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增强了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是源于生活的,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历史,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灵活的,才使学生更加地喜欢历史学习,学好教学。
三、增设历史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历史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名人事迹、名言、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探访本地古迹;举办板报成果展览、辩论会、编演历史短剧、小品、相声,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资料分析的能力及组织运用能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历史源于生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走向,更是中职校教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代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特别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和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并从中受益。我相信通过我们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历史教学会给中职生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乐趣。
参考文献:
[1]鲁刚刚.论历史教学生活化的依据和基本途径[J]. 资治文. 2010(06)823
[2]郝慢妮.中职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新课程研究. 2011(08)124
[3]高峰强,高有臣.浅谈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531
[4]张海涛.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247
关键词: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而我们作为中职校历史教师更要学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利用身边的人、事、物,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借古鉴今,长知识、增活力、练思维、积经验的教育学科。这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从而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历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由于中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导致了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教学无活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训练,素质得到提升。
一、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知
教学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达到教学和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教学生活化提倡的理念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去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生活化中首先要做到扩充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内容比较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生活化教学中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二是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教学生活化,可以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教学生活化,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运用意义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往往是把书本的知识体系化,教授给学生,从理论到理论,非常的枯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几乎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我开始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尝试。生活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中得到知识的力量,生活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育中我们要课堂结合生活,这样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只是表面的内容,而且让教学结合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更加生活形象化。
(一)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愉快学习,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
(二)情景式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设这样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在实践证明,情景教学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情景问题,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星期,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也可以再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的小实际案例,情景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创设生活情景,使文化知识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的最近发展区。
(三)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从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天性都比较爱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围绕学生在活动中经验,让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历史学生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增强了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是源于生活的,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历史,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灵活的,才使学生更加地喜欢历史学习,学好教学。
三、增设历史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历史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名人事迹、名言、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探访本地古迹;举办板报成果展览、辩论会、编演历史短剧、小品、相声,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资料分析的能力及组织运用能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历史源于生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走向,更是中职校教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代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特别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和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并从中受益。我相信通过我们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历史教学会给中职生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乐趣。
参考文献:
[1]鲁刚刚.论历史教学生活化的依据和基本途径[J]. 资治文. 2010(06)823
[2]郝慢妮.中职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新课程研究. 2011(08)124
[3]高峰强,高有臣.浅谈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531
[4]张海涛.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