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
【作者】 杜诗涛
【机构】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第四小学)
【正文】摘 要: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象征,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促进学生得到更健康的成长发育,而健康的培养又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体育课程开展中融入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安全意识,然后再通过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探析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结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安全教育;结合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室内课堂和室外课堂两种形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具体开展,以更好的实现使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使其不仅能够从中掌握到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体育课中,教育工作的改革还要将安全教育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并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重视程度,做到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措施的实施
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课前应加强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对于老旧出现问题的器材,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淘汰重新购置,并设定好安全活动区,避免造成对其它人和物的安全影响,在安全活动区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其中,做好各环节的警戒设施布置,并进行安全救援方面的基础准备工作,从而使学生明确其中的安全知识要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前,首先,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对于一些体质状况特殊和有疾病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照顾;其次,要加强准备活动的科学安排,除了基本的准备活动外,还要带领学生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在活动进行中造成身体的不适,出现安全事故。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步骤安排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学生由易到难逐步进行练习,要注意选择安全的练习形式。在学生进行练习或者相关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通过巡视掌握不同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这样也可更有效的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从而使教学任务安全高质量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保的方法,并详细介绍练习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练习和活动开展中随时保持安全意识;为更好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还应及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习兴趣,使技能得到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消除不安全的因素。课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本次教学任务的总结,分析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防范事故的实践经验进行积累,以实现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际教学中有效的结合策略探究
(一)维持课堂组织纪律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室外进行,因此,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安全教育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以确保学生在进行练习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有序进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进行适当的教育指导,使其明确不遵守纪律可能造成的后果。例如,在球类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熟悉球性、技术、战术等练习以及比赛活动等,在安全教育中,为避免肌肉和关节受伤,在指导学生完成前期准备后,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练习和活动,这一过程中要向不认真对待准备活动和练习比赛的学生讲明其中的利害,使学生能够听从组织安排,不做危险高难度的动作,不脱离集体教学,以改掉其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二)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
在小学室外体育教学中,为确保安全教育的开展更有效,教师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做好观察,以避免情绪和行为产生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前对学生健康状况做好检查,还要随时留意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制止。例如,在夏季或冬季体育活动开展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出现感冒或中暑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做好把握,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送学生去往医务室;还有一些学生是天生有缺陷的,但不容易检查出具体的状况,比如头部或心脏有问题,有些学生还存在习惯性脱臼的现象,对于这些学生就要适当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还要能够快速进行应急救助。
(三)注重理论课堂的有效结合
在小学体育课安全教育中,室内课堂部分的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一部分教学主要是根据学校指定的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材进行具体实施,教学过程通常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教师也可在课件制作中,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广泛收集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更好的实现体育基础知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安全教育知识等多方面的全面性教学,内容设计中还要充分做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以及对知识的认知情况。例如,学校可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利用课件向学生讲述我国安全方面的历史发展变迁历程,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地震逃生自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可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的进行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还不成熟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师要增加体育教育中的安全教育,使二者更好的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室内和室外的双重教学中掌握安全教育知识、技能和意识,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态,使学生体验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独自进行体育活动时注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振宇.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小学时代(奥妙),2018,(2):79.
[2]康观长. 浅谈初中体育课上的安全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85-85.
[3]郁成文. 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J]. 中国新通信, 2020:22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安全教育;结合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室内课堂和室外课堂两种形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具体开展,以更好的实现使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使其不仅能够从中掌握到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体育课中,教育工作的改革还要将安全教育作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并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重视程度,做到对学生安全的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措施的实施
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课前应加强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对于老旧出现问题的器材,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淘汰重新购置,并设定好安全活动区,避免造成对其它人和物的安全影响,在安全活动区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其中,做好各环节的警戒设施布置,并进行安全救援方面的基础准备工作,从而使学生明确其中的安全知识要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前,首先,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对于一些体质状况特殊和有疾病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照顾;其次,要加强准备活动的科学安排,除了基本的准备活动外,还要带领学生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在活动进行中造成身体的不适,出现安全事故。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步骤安排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学生由易到难逐步进行练习,要注意选择安全的练习形式。在学生进行练习或者相关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通过巡视掌握不同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这样也可更有效的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从而使教学任务安全高质量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保的方法,并详细介绍练习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练习和活动开展中随时保持安全意识;为更好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还应及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习兴趣,使技能得到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消除不安全的因素。课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本次教学任务的总结,分析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防范事故的实践经验进行积累,以实现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际教学中有效的结合策略探究
(一)维持课堂组织纪律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室外进行,因此,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安全教育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以确保学生在进行练习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有序进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进行适当的教育指导,使其明确不遵守纪律可能造成的后果。例如,在球类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熟悉球性、技术、战术等练习以及比赛活动等,在安全教育中,为避免肌肉和关节受伤,在指导学生完成前期准备后,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练习和活动,这一过程中要向不认真对待准备活动和练习比赛的学生讲明其中的利害,使学生能够听从组织安排,不做危险高难度的动作,不脱离集体教学,以改掉其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二)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
在小学室外体育教学中,为确保安全教育的开展更有效,教师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做好观察,以避免情绪和行为产生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前对学生健康状况做好检查,还要随时留意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制止。例如,在夏季或冬季体育活动开展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出现感冒或中暑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做好把握,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送学生去往医务室;还有一些学生是天生有缺陷的,但不容易检查出具体的状况,比如头部或心脏有问题,有些学生还存在习惯性脱臼的现象,对于这些学生就要适当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还要能够快速进行应急救助。
(三)注重理论课堂的有效结合
在小学体育课安全教育中,室内课堂部分的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一部分教学主要是根据学校指定的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材进行具体实施,教学过程通常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教师也可在课件制作中,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广泛收集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更好的实现体育基础知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安全教育知识等多方面的全面性教学,内容设计中还要充分做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以及对知识的认知情况。例如,学校可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利用课件向学生讲述我国安全方面的历史发展变迁历程,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地震逃生自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可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的进行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还不成熟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师要增加体育教育中的安全教育,使二者更好的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室内和室外的双重教学中掌握安全教育知识、技能和意识,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态,使学生体验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独自进行体育活动时注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振宇.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小学时代(奥妙),2018,(2):79.
[2]康观长. 浅谈初中体育课上的安全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85-85.
[3]郁成文. 浅析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J]. 中国新通信, 2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