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
【作者】 钟业容
【机构】 (广西兴业县小平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名著引导阅读的几点问题,从名著选取、设置疑问激发兴趣、组织活动、评价督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名著阅读
教师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从名著选取、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引。
1、目前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情况
在进行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无法抓住其中的重点,导致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缺乏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要求;例如在学生选取名著的过程中,教师不主动提供相应的名著阅读清单,也不能对学生的选择的名著进行把控,导致后续整个过程处于失控状态;例如教师不能主动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
2、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策略
2.1教师与学生互动选取合适的名著
开展名著导读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合适的名著进行阅读。在进行名著的选取过程中,可以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并以清单的形式列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想要阅读的名著;也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名著,但是教师需要对其选取的名著进行一定的把控,避免学生选择不合适的名著进行阅读,发而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这种互动选取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名著过于枯燥而学生不喜欢阅读的问题发生,学生进行名著选取时,自然会考虑其趣味性。
2.2通过设置疑问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在进行名著阅读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疑问或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开始名著阅读。设置疑问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疑问设置完成后需要留给学生解开的余地。如果设置的疑问太过于复杂,学生无法解开谜底,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渐渐失去兴趣,影响名著的阅读。如果设置的疑问太过于简单,学生不去阅读名著就能想到答案,自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不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疑问设置的难度适宜,既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提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找到最终的谜底时也可以收获满足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骆驼祥子》的引导阅读时,可以设置相应的疑问或疑问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从文章的主线入手,从骆驼祥子的思想行为变化入手,来设置相应的疑问。例如文章中的主角骆驼祥子为什么会从一个勤劳朴实的车夫变成了一个令人厌恶且无恶不作的坏人。可以从题外设置疑问,引发对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作者老舍入手,询问学生我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谁。学生自然会回答说是莫言,以此引入老舍的生平,讲述老舍因离世而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现实经历;也可以从名著《骆驼祥子》的名字入手,通过骆驼和祥子之间的关系设置疑问,为什么作者会以此来命名,骆驼祥子的骆驼是怎么得到了,为什么又会把骆驼卖掉,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文章之中,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疑问,引发对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文章中虎妞这个人物对于祥子的成长有什么用;如果虎妞没死,祥子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虎妞的死对祥子的未来有什么影响;通过一系列关于虎妞的问题引起学生们探读名著的兴趣。可以从矛盾之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解读。例如在原文之中先是描述祥子的精神面貌是精力充沛且外貌健硕,后续却在文章中写祥子像个傻子一样笑了,在此处设置疑问,为什么文章中会出现这样矛盾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从文章的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入手,祥子第一次凑够钱买到新车之后被宪兵抓走的经历,祥子第二次凑钱买车的过程中车没买到钱却被敲诈的经历,祥子第三次从虎妞那里低价买到车却因为虎妞置办丧事而卖掉车的经历。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从主线入手、从题外入手、从文章之中入手、从矛盾之处入手、从重要事件入手等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事件或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促使学生进行解读,起到名著引导阅读的作用。
2.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语文名著导读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定的活动来推动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可以采用观看名著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引导阅读,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话剧表演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最后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名著阅读主题月黑板报这样的活动进行名著导读。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在进行《孔乙己》的名著导读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孔乙己在封建思想毒害下,长期进行屡试不中的科技考试而穷困潦倒且麻木不仁的思想状态,引出文章揭露的“吃人”本质,进而引发学生对于名著的探读兴趣,达到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进行《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选取其中的精彩影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影音视频为产生深入阅读名著的兴趣,具体可以选择“草船借箭”、“倒拔垂杨柳”等画面感强烈的剧情片段,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加深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也可以为学生选取名著中的片段,通过让学生表演话剧的形式,起到名著导读的作用。具体可以让学生以“景阳冈打虎”或者“智取生辰纲”等趣味性更强的章节为题目,编排剧本,在班级内部进行话剧节目表演,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饰演角色更加理解其中的内涵。例如在进行《骆驼祥子》这样内部矛盾凸显,人物形象复杂的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人物的矛盾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引发学生对于人物情节的思考,引发学生对文章深入探索的兴趣。在《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中,可以选取虎妞为主题,让学生以虎妞人物的好坏来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对虎妞爱憎分明、为人处世的方法、内心的思想、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激烈的互辩,加深对于虎妞这个人物的理解,同时引发学生对于虎妞这个人物在文中作用的思考。在语文名著导读的开展过程中,通过针对名著中的重要点位进行辩论比赛、视频观看、话剧表演等各类活动,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对于名著内容的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达到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2.4通过评价督促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为了检验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掌握学生动态,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点评,督促学生加强名著的阅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组织阅读交流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各自进行发言,讲述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感悟,互相传授一下好的阅读方法,分享各自的收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讲述的内容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督促,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名著阅读。也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阅读进度,从中截取一写片段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含义,有效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例如学生在阅读完《骆驼祥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骆驼祥子人生中的三起三落,如果学生对祥子第一次凑够钱买到新车之后被宪兵抓走的经历都不熟悉,则可以确认学生未进行仔细的阅读,要求学生重新抽时间带着这个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指导,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3、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帮助学生选取名著、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活动引导以及评价督促等多种方法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0.
[2]谭江慧.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鲁教版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7:24-29.
[3]马弛.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19-24.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名著阅读
教师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从名著选取、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引。
1、目前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情况
在进行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无法抓住其中的重点,导致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缺乏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要求;例如在学生选取名著的过程中,教师不主动提供相应的名著阅读清单,也不能对学生的选择的名著进行把控,导致后续整个过程处于失控状态;例如教师不能主动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
2、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策略
2.1教师与学生互动选取合适的名著
开展名著导读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合适的名著进行阅读。在进行名著的选取过程中,可以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并以清单的形式列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想要阅读的名著;也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名著,但是教师需要对其选取的名著进行一定的把控,避免学生选择不合适的名著进行阅读,发而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通过这种互动选取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名著过于枯燥而学生不喜欢阅读的问题发生,学生进行名著选取时,自然会考虑其趣味性。
2.2通过设置疑问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在进行名著阅读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疑问或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开始名著阅读。设置疑问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疑问设置完成后需要留给学生解开的余地。如果设置的疑问太过于复杂,学生无法解开谜底,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渐渐失去兴趣,影响名著的阅读。如果设置的疑问太过于简单,学生不去阅读名著就能想到答案,自然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不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疑问设置的难度适宜,既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提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找到最终的谜底时也可以收获满足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骆驼祥子》的引导阅读时,可以设置相应的疑问或疑问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从文章的主线入手,从骆驼祥子的思想行为变化入手,来设置相应的疑问。例如文章中的主角骆驼祥子为什么会从一个勤劳朴实的车夫变成了一个令人厌恶且无恶不作的坏人。可以从题外设置疑问,引发对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作者老舍入手,询问学生我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谁。学生自然会回答说是莫言,以此引入老舍的生平,讲述老舍因离世而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现实经历;也可以从名著《骆驼祥子》的名字入手,通过骆驼和祥子之间的关系设置疑问,为什么作者会以此来命名,骆驼祥子的骆驼是怎么得到了,为什么又会把骆驼卖掉,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文章之中,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疑问,引发对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文章中虎妞这个人物对于祥子的成长有什么用;如果虎妞没死,祥子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虎妞的死对祥子的未来有什么影响;通过一系列关于虎妞的问题引起学生们探读名著的兴趣。可以从矛盾之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解读。例如在原文之中先是描述祥子的精神面貌是精力充沛且外貌健硕,后续却在文章中写祥子像个傻子一样笑了,在此处设置疑问,为什么文章中会出现这样矛盾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从文章的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入手,祥子第一次凑够钱买到新车之后被宪兵抓走的经历,祥子第二次凑钱买车的过程中车没买到钱却被敲诈的经历,祥子第三次从虎妞那里低价买到车却因为虎妞置办丧事而卖掉车的经历。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从主线入手、从题外入手、从文章之中入手、从矛盾之处入手、从重要事件入手等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事件或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促使学生进行解读,起到名著引导阅读的作用。
2.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语文名著导读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定的活动来推动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可以采用观看名著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引导阅读,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话剧表演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最后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名著阅读主题月黑板报这样的活动进行名著导读。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在进行《孔乙己》的名著导读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孔乙己在封建思想毒害下,长期进行屡试不中的科技考试而穷困潦倒且麻木不仁的思想状态,引出文章揭露的“吃人”本质,进而引发学生对于名著的探读兴趣,达到引导式名著阅读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进行《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选取其中的精彩影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影音视频为产生深入阅读名著的兴趣,具体可以选择“草船借箭”、“倒拔垂杨柳”等画面感强烈的剧情片段,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加深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也可以为学生选取名著中的片段,通过让学生表演话剧的形式,起到名著导读的作用。具体可以让学生以“景阳冈打虎”或者“智取生辰纲”等趣味性更强的章节为题目,编排剧本,在班级内部进行话剧节目表演,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饰演角色更加理解其中的内涵。例如在进行《骆驼祥子》这样内部矛盾凸显,人物形象复杂的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人物的矛盾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引发学生对于人物情节的思考,引发学生对文章深入探索的兴趣。在《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中,可以选取虎妞为主题,让学生以虎妞人物的好坏来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对虎妞爱憎分明、为人处世的方法、内心的思想、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激烈的互辩,加深对于虎妞这个人物的理解,同时引发学生对于虎妞这个人物在文中作用的思考。在语文名著导读的开展过程中,通过针对名著中的重要点位进行辩论比赛、视频观看、话剧表演等各类活动,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对于名著内容的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达到引导式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2.4通过评价督促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为了检验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掌握学生动态,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点评,督促学生加强名著的阅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组织阅读交流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各自进行发言,讲述自己阅读名著之后的感悟,互相传授一下好的阅读方法,分享各自的收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讲述的内容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督促,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名著阅读。也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阅读进度,从中截取一写片段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含义,有效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例如学生在阅读完《骆驼祥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骆驼祥子人生中的三起三落,如果学生对祥子第一次凑够钱买到新车之后被宪兵抓走的经历都不熟悉,则可以确认学生未进行仔细的阅读,要求学生重新抽时间带着这个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指导,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3、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帮助学生选取名著、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活动引导以及评价督促等多种方法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0.
[2]谭江慧.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鲁教版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7:24-29.
[3]马弛.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