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李 靓

【机构】 (青海省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们逐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力培养进行了高度关注。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一定的朗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还可以为学生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依然存在许多的缺陷和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也逐渐得到了更多教师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语文读写说的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1、当前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足够的朗读时间
  之所以我国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难以顺利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生缺乏充足的朗读时间。虽然许多的小学明确规定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留有一定时间的朗读时间,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进行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为其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反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其他知识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朗读教学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实际的朗读检查较为复杂以及容易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其他的教学目标而不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朗读的检查之中,以此就导致学生的朗读练习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教学,进而严重阻碍他们朗读能力的提升。
  1.2朗读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兴趣
  造成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较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朗读教学较为枯燥无聊,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为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并且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到朗诵,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没有较高的朗读要求,仅仅是教导学生一些简单的朗读方法,然后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练习。这种方式虽然有着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会对朗读教学感到厌烦。
  2、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2.1为学生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
  想要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只有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语文朗读训练时间,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体会语文朗读的魅力,并且提升真正的朗读能力。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们在课堂内外留有较多的语文朗读练习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对所要朗读的文章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特点进行朗读,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举个例子来说,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赵州桥》的朗读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们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朗读,然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体会到作者的一些写作情感。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并且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相关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此就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练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2.2有针对性地组织朗读训练
  想要确保小学朗读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们组织针对性的朗读训练。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对所要教学的语文内容进行提前的了解、分析和整理,并且为学生们制定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语文朗读训练计划。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进行重点教学、哪些文章具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等,然后在实际的朗读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重点的指导以及朗读基本功的练习,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举个例子,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学习时,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些文章都是我国的一些优美的地区和风景名胜,并且全文都具有大量的环境和景物描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读的练习过程中把握文中关于环境和景物描写的语句、手法和特点,并且体会作者感慨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情,然后带着上述情感进行朗读,以此就可以在朗读能力提升的同时逐渐掌握相关的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增加朗读实践活动
  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以外,增加语文朗读的实践活动也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过去的小学生朗读教学之所以无法顺利的进行,缺乏一定的朗读积极性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只有激发小学生的语文朗读积极性,才能够为后续的朗读教学提供足够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语文朗读比赛,并且提供充足的比赛奖励,这样就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且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办团队朗读比赛,此时就可以把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寻找自身朗读的不足和优势,并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逐渐弥补自身的朗读不足,并且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朗读的能力。
  3、总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的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朗读能力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并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实际的语文朗读能力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小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文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7-38.
  [2]黄先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