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把“老师”请回家——“翻转课堂“模式下的ipad教学初探
【作者】 周 娜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21小学)
【正文】摘 要: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在家里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学。老师在备课时,可及时查看孩子的预习掌握情况,从中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课堂上的指导、直接进入到他们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关键词:翻转课堂;电子书包;ipad;平板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教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五年级的数学课《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为例,进行了一次“翻转课堂“模式下的ipad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应用电子书包教学时的一些做法和感想。
一、设计思路
1、引入“翻转课堂”,发挥平板优势。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在家里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学,老师在课堂上只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共性问题,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2、“自主任务学习单”的使用。
以往我们“备学生”都只能通过自己的预设,现在学生在家就可完成任务并提交,老师当晚在家就可查看所有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中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课堂上的指导。设计课时,可以直接进入到他们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围绕重难点设置“微视频”。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一课,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理,可能就说不清楚了,为了突破这个重点问题,我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微课视频。
微课的视频比较短小精悍,大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还可再次观看,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巩固。
二、课堂流程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流程如下:
(一)课前
课前,让学生借助平板,通过观看微课、自学电子课本上的例题,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完成了任务一的“复习作业”,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尝试完成任务二,独立思考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待于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解决,使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服务,更充分,更有效。
任务一: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课中
本课开始,投影显示一个学生提交的“任务一”复习作业,其余学生打开平板上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照,如有不同的答案,可以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老师从中进行点评,判断正误。让学生更多的自觉去关注自己的预习成果,对于自己思维的判断和反思更积极、主动。
接下来,将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的“任务二”拿出来分小组讨论,通过平板的手写、绘画功能,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对疑点和难点可再次通过观看微课合力解决,这一环节微课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重复性和延时性。然后再借助平板,书写解题思路,上台展示思维过程。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展示或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方法或问题,便于学生理解或补充,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发现,哪一环节是学生思维的障碍,及时疏通,有效解决。
任务二:
自学书104页例1,完成以下预习问题。
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如何列式?为什么选择这种计算方法?
②对于计算结果,你是如何思考的?把你的方法展示出来。(可采用画图、折纸等手段)
③为什么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在完成“任务二”的新知教学之后,为及时了解全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进行三道典型的测试题,借助平板发给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 ■+■= ■+■=
同时,抽取一个中等能力的学生,到电子白板上完成测试。待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即可调出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成绩分析。这样,在课堂上,既迅速直观的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基本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较之传统教学,更及时,更高效。
在完成前两个任务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在学会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尝试解决同分母分数减法计算。学生将在课堂上独立自主完成,老师可以对任意一个学生的电脑进行监控,了解学生的完成状况。同时观察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完成后,可像展示任务二环节的方法一样,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三、我的反思
通过这段时间的平板教学,我认为ipad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有这样几个优势:
1、首先学生兴趣很高。课标中指出: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体验的时候让全班都参加,两人共用一台,数学课时,发现孩子的兴趣明显提高,听讲、态度都比以前认真多了,整个学习的状态都有所变化。
2、汇报交流,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上台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等同于展示了整个思维的过程,这样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梳理和巩固。
3、交互性更强,以前老师对着电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比较远,组织教学费劲。而利用平板,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受地点的限制!练习的反馈更及时有效。
4、利于课后辅导监控
回到家后,对于掌握不好的学困生,可以发同类型的作业给这一部分孩子,再完成,再提交,反复训练,专项训练。还不能明白的孩子,还可以再反复观看微课。家长也可以了解到老师是怎么教孩子的。也能更好的对孩子进行辅导!
5、我的困惑
Ipad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现在还是在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在使用的过程中,我还存在着一些疑惑。
关键词:翻转课堂;电子书包;ipad;平板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教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以五年级的数学课《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为例,进行了一次“翻转课堂“模式下的ipad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应用电子书包教学时的一些做法和感想。
一、设计思路
1、引入“翻转课堂”,发挥平板优势。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在家里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学,老师在课堂上只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共性问题,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2、“自主任务学习单”的使用。
以往我们“备学生”都只能通过自己的预设,现在学生在家就可完成任务并提交,老师当晚在家就可查看所有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中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课堂上的指导。设计课时,可以直接进入到他们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围绕重难点设置“微视频”。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一课,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理,可能就说不清楚了,为了突破这个重点问题,我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微课视频。
微课的视频比较短小精悍,大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还可再次观看,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巩固。
二、课堂流程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流程如下:
(一)课前
课前,让学生借助平板,通过观看微课、自学电子课本上的例题,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完成了任务一的“复习作业”,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尝试完成任务二,独立思考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待于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解决,使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服务,更充分,更有效。
任务一: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课中
本课开始,投影显示一个学生提交的“任务一”复习作业,其余学生打开平板上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照,如有不同的答案,可以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老师从中进行点评,判断正误。让学生更多的自觉去关注自己的预习成果,对于自己思维的判断和反思更积极、主动。
接下来,将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的“任务二”拿出来分小组讨论,通过平板的手写、绘画功能,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对疑点和难点可再次通过观看微课合力解决,这一环节微课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重复性和延时性。然后再借助平板,书写解题思路,上台展示思维过程。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展示或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方法或问题,便于学生理解或补充,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发现,哪一环节是学生思维的障碍,及时疏通,有效解决。
任务二:
自学书104页例1,完成以下预习问题。
①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如何列式?为什么选择这种计算方法?
②对于计算结果,你是如何思考的?把你的方法展示出来。(可采用画图、折纸等手段)
③为什么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在完成“任务二”的新知教学之后,为及时了解全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进行三道典型的测试题,借助平板发给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 ■+■= ■+■=
同时,抽取一个中等能力的学生,到电子白板上完成测试。待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即可调出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成绩分析。这样,在课堂上,既迅速直观的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基本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较之传统教学,更及时,更高效。
在完成前两个任务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在学会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尝试解决同分母分数减法计算。学生将在课堂上独立自主完成,老师可以对任意一个学生的电脑进行监控,了解学生的完成状况。同时观察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完成后,可像展示任务二环节的方法一样,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三、我的反思
通过这段时间的平板教学,我认为ipad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有这样几个优势:
1、首先学生兴趣很高。课标中指出: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体验的时候让全班都参加,两人共用一台,数学课时,发现孩子的兴趣明显提高,听讲、态度都比以前认真多了,整个学习的状态都有所变化。
2、汇报交流,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上台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等同于展示了整个思维的过程,这样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梳理和巩固。
3、交互性更强,以前老师对着电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比较远,组织教学费劲。而利用平板,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受地点的限制!练习的反馈更及时有效。
4、利于课后辅导监控
回到家后,对于掌握不好的学困生,可以发同类型的作业给这一部分孩子,再完成,再提交,反复训练,专项训练。还不能明白的孩子,还可以再反复观看微课。家长也可以了解到老师是怎么教孩子的。也能更好的对孩子进行辅导!
5、我的困惑
Ipad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现在还是在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在使用的过程中,我还存在着一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