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 赫 晓

【机构】 (河南省桐柏县中等职业学校)


【正文】摘 要:旅游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内容,范围很广,知识点繁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学习上,旅游地理学要求掌握各个景点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和各个景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特别是当地的民俗风情。旅游地理教材的内容的把握要抓住三点。第一,抓住地理视角。不管是旅游资源本身,还是旅游景观欣赏,我们都应该从地理区位、分布和成因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把握。第二,重视学科知识的应用。具有操作性的内容,尽可能侧重对其过程和方法的展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的旅游活动中发挥地理的学科优势、学科特点,做到学以致用。第三,把握人地关系主线。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旅游资源,因此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直伴随着旅游活动整个过程。
  关键词: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现状
  1.学习能力低下。
  社会上的偏见是中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因没考上普高,家长迫不得已才送孩子读中职学校。极少数达到普高线的学生就读中职艺考班,也是因为志愿填报或个别科目不及格才选择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主动报考的优秀学生。因此,作为初中阶段已是后进生的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基础差、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学习能力低下是中职学生课程学习的极大障碍。
  2.学习习惯差。
  中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未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他们思想觉悟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别指望他们主动钻研,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学生普遍认为就读职校就是想拿一张文凭,只要能通过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行。相对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因此,他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就业的一些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学习上。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移动手机的普及确实给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提供很多便利,但是手机的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虽然学校严禁学生上课玩手机,但是不少学生还是千方百计地拿出手机玩游戏。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专注力不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减。
  (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1.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不少教师对旅游地理教学未能有正确的认识,简单地认为中职学生学习差,没有可塑性。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深入了解,未能真正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教学没有激情,甚至将成绩不好完全归因于学生素质差。有的旅游地理教师还不是科班出身,未能对职业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兴趣尽失。
  2.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的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保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挫败学生的探究心理。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教师上课缺乏热情,在教学手段上,不愿意尝试与调整。在综合性较强的旅游地理课程里,学生只能从老师的嘴里听到风景,而不能用眼睛看到不同旅游景观,枯燥的课堂教学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不可忽视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性,积极行动起来,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适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分析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职业走向、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发展趋势,来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专业活动课中,结合专业特点分析当今旅游业的就业状况和前景,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潮流,拥有立足之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看到目标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提高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看法和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努力改变中职学生对课程的看法,使他们重新认识旅游地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发现乐趣。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分析旅游地理的课程类型,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旅游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初中地理主要是理论的内容,而旅游地理具有趣味性和风景多样性的特点,从而达到重新激起中职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热情。在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意识地收集旅游地理的相关景观图片,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不同景区的地理风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旅游地理课程内涵的理解。
  (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旅游地理的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合作研讨教学方法。为了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研究和讨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同时,通过合作研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轻松、快乐、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合作研讨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意识。
  案例教学方法。旅游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场景模拟,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预设的教学场景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角色的心态状态。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例如:讲《设计旅游活动》的“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时,在分析为什么人们愿意选择环路设计的旅游线路时,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如本地的公园游览路线。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一名学生扮演导游进行解说,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在最后再进行总结评价。
  利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方式。微课制作和课程资源库建立都是基于网络平台完成的,充分利用资源库来开展旅游地理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模拟与课外延伸补充是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便捷的网络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微信、QQ等网络手段,在课外和家里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讨论等方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平台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学习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毅力,并积极探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提高旅游地理的教学实效,让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李文丽.职业能力去向的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3.
  [2]王清莲.基于实践探索的职业院校“地理”课程教育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