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

【作者】 黄丽娜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适应当前作文教学的需要。虽然作文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功利化的思想将作文装进了“套子”,语文作文教学往往陷入“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的困境。本文试图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应对策略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
  (一 )学生作文功底薄弱 
  很多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和学习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 ,导致高中生的文学功底薄弱 。所以,很多高中生都很难翻越写作这座大山。虽然有些语文教师会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 的阅读空间和时间,但 由于学生疲于应对其它科目的学习,导致其效果不佳。 
  (二 )没有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感到无从下手 ,主要原因还 是在于学生们 严重缺乏写作素材。还有些学生语言十分贫乏 ,导致写 出的文章空乏无味 。还有些学生写作中不会构 思,仍然依照传统记述文、议论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没有写作新意。
  (三)缺乏写作兴趣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课上 ,没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得到启发,而是让学生闭门造车,让学生的作文没有灵魂。作文只是单纯的一篇文章,没有任何情感 、内涵在里面。让学生感 到写作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写作兴趣 。 
  (四)写作过程不实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大部分 都是语文教师依教材专题 进行的,完全没有体现出语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且高中语文习作材料的开放度和选择性都比较大,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作文教学的度。而且,高中生大都是在学校和家两点之间活动的,学生少有时间对生活进行强细致的观察,对所生活的社会没有过多的了解,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都索然无味 ,没有真情实感。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编写优质独立作文教材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师生的困境,只有使用独立优质的作文教学教材,确立完备中学生作文评价标准和教学体系,才能够保证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作文训练目标的完成性。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应该编写更有效更贴合教学实际的教材,独立成册,方便作文系统性教学。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兼顾更多的作文知识,避免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
  (二)作文教学有计划,有梯度,系统化
  作文教学应该形成严密的体系,作文教学要有计划,目标明确,有梯度。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合理安排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学校教研组,制定好全校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的作文教学计划,每学期要有不同的训练任务。比如,高一年级应侧重训练记叙文散文,记叙详略得当,能根据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写议论文能够基本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高二年级在此基础上继续各种文体的训练,同时侧重训练议论文,细化议论文写作技巧及议论结构,高三年级侧重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和语言表达,备战高考。同时,梯度要明确,每个阶段任务清晰明了,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控制好训练的速度,遇到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放慢速度,由浅入深,梯度化教学。
  (三)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多“下水”
  在高中阶段,很多教师拿到作文题目只会简单的看一下审题立意,不会亲自动手写文章。甚至一些教师已经不会写出合格的考场作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写作文,首先自己得会写作文,而且要写得很好,所以老师应当多“下水”写作文;老师还要有较高的鉴赏作文的能力,有较完整系统的写作学的知识,还要能给学生较好的修改意见。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点知识,他就要储备比这点知识多几倍甚至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一项终身性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更是如此。老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修养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同时,还应该加强调研,增加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个性体验
  叶圣陶曾讲:“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①真正优秀的作文往往是有感而发的,有了体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真情实感。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找到事物的可写性。这样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可以把写作转化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写作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灵感。
  (五)完善作文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教学来说,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效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积极的教学评价,落实评价措施,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升华,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分层评价,这样都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照顾到全体同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保证提升写作水平;教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方式,拓展写作的维度。
  高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正确认识到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去除功利化思想,跳出应试教育桎梏,在高中阶段有计划、分阶段、有梯度地进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要走出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79):56.
  [4]王晓娟.浅谈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J].新校园(中旬),2017,(04):165.
  [5]马明懋.浅谈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写作(上旬刊),2015,(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