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作者】 王利华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一般不会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根据班级里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将传统文化能够有效的渗透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能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多的、综合性较强。小学语文也是一样,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小学生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对于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小学语文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阶段。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结晶,更是我们学习做人的关键,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小学生可塑性较强,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加引导,这样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后有所增加,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本篇文章就是对此进行的阐述。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掺杂的内容较多,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歇后语、古诗词、成语等,都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歇后语、成语等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同时,汉语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识字又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教学生认字的时候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来源,从而增加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语文不只是教小学生识字认字,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关键阶段,而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例如勤劳勇敢、尊老爱幼、文明懂礼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并且还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1.3 提高学生爱国情感
目前,外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引进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小孩子小对西方文化非常推崇,要过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而对于本土的文化知道的却很少,甚至连传统节日都不知晓。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就会增强了,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的精神,对于祖国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
1.4 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现在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主要依靠教育,反观前些年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是及其不利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就实际情况来看,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在改变小学生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小学生自然也就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了。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从小学向他们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期以他们就会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2.1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先接受的传统文化就是节选的优秀的古诗词了,这些古诗词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种极佳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首先,要根据诗词大意去设定学习意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文化对比当代文化可知,传统文化色彩较为厚重,以文言文、古诗词的方式出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诗词大意巧设意境,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小学生们喜欢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举个例来说,在学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时,教师可以结合此诗的写作背景给小学生讲评诗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诗的意境,将此首诗以小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看并融入此景中思考诗人写作时的心情,从而理解诗词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体会古诗词的奥秘,从而更好的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2.2 通过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使小学生更深程度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能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次又一次的改编,只为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小学课本节选的文章也都是很有内涵的,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写作的条理性都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为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去阅读、再对文章进行分析、再根据本文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经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还可以培养学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孔融让梨一文中主要讲了谦让,教师在教本篇文章时可以引入一些谦让的经典故事去教学,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有关的历史典故,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小学生既能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去,使得小学生能够爱上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对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利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欢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8(24) : 108.
[2]张玲.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们[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93-94.
[3]刘志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6(7): 142.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学科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多的、综合性较强。小学语文也是一样,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教学,使得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小学生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对于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小学语文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阶段。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结晶,更是我们学习做人的关键,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小学生可塑性较强,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加引导,这样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后有所增加,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本篇文章就是对此进行的阐述。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掺杂的内容较多,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歇后语、古诗词、成语等,都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歇后语、成语等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同时,汉语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识字又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教学生认字的时候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来源,从而增加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语文不只是教小学生识字认字,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关键阶段,而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例如勤劳勇敢、尊老爱幼、文明懂礼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并且还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1.3 提高学生爱国情感
目前,外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引进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小孩子小对西方文化非常推崇,要过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而对于本土的文化知道的却很少,甚至连传统节日都不知晓。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然而然的就会增强了,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爱国的精神,对于祖国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
1.4 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现在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主要依靠教育,反观前些年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是及其不利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就实际情况来看,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在改变小学生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小学生自然也就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了。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从小学向他们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期以他们就会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2.1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先接受的传统文化就是节选的优秀的古诗词了,这些古诗词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种极佳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首先,要根据诗词大意去设定学习意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文化对比当代文化可知,传统文化色彩较为厚重,以文言文、古诗词的方式出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诗词大意巧设意境,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小学生们喜欢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举个例来说,在学习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时,教师可以结合此诗的写作背景给小学生讲评诗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诗的意境,将此首诗以小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看并融入此景中思考诗人写作时的心情,从而理解诗词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体会古诗词的奥秘,从而更好的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2.2 通过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使小学生更深程度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能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次又一次的改编,只为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小学课本节选的文章也都是很有内涵的,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写作的条理性都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为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去阅读、再对文章进行分析、再根据本文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经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还可以培养学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孔融让梨一文中主要讲了谦让,教师在教本篇文章时可以引入一些谦让的经典故事去教学,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有关的历史典故,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小学生既能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去,使得小学生能够爱上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对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利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欢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8(24) : 108.
[2]张玲.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们[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93-94.
[3]刘志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6(7):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