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韩 聪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十九中学)


【正文】摘 要:现如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广受推崇,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以科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的自我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对小学体育中渗透核心素养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对比传统教学已有一定的改变,由体能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以何种路径将核心素养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索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将核心素养融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弊端,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对学生体育性格的养成造成阻碍,基于此,需要广大教师寻求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实践,让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展现出来,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强壮的体魄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育教学虽然致使教学目标有所转变,但这一项任务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引以重视。现如今,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而身体素质良好则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相对来讲,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生活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心理上和身体上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与之抗衡。
  (二)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养成健康行为起到关键作用,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素质教学是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目标,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育与之高度匹配,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健康身心发育具有显著的意义。这种健康行为体现在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真实友善的行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会更高,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巨大助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永不服输的优质品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将这中元素渗透在实践教学当中,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身体极限,帮助学生形成坚忍不拔的性格,这种体育精神会作用于学生整个人生,成为学生学习中和今后工作中的推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优化体育教学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对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要求比较高,这些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让学生的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需要对活动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同时科学分配运动器材,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有锻炼的机会。就打篮球这一项运动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看篮球赛,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解篮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篮球起源、打篮球规则等充分掌握,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将学生按照人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划分场地,给每一个小组下发一个篮球,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运动要领。从而保障每一名学生的运动强度都能符合标准,达到提升学生体质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的目的。
  (二)挖掘学生运动潜能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教师需要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体育运动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帮助血神不断突破运动极限,深度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则需要经常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活动中,染给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由于班级内学生的运动水平存在差异化,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对于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提出让其担任体育委员这一职位,让学生认识和肯定自我价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特征的养成有所帮助。
  (三)拓展体育教学模式
  想要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快更好的落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中寻求最为科学高效的途径开展体育教学,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多优质的教学手段都需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才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好铺垫。比如,体育课正式开始之前需要进行短暂的热身活动,以往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跑步来达到热身的目的,这也是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流行舞蹈,以这样的方式作为体育教学的开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帮助,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改善。游戏化体育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都是不错的开展体育教学的途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急需做出改变,教师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超.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35):51.
  [2]袁扬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