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三数学高效复习策略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 赵春英

【机构】 (河北省赵县石塔中学)


【正文】摘 要:数学是一门需要较高逻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三数学高效复习策略的思考与探索,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同行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高三数学;高效复习;策略探析
  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一般按知识点、思想方法等进行分类,实施大专题复习。这种复习方式虽然能很好地凸显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灵活性,但因话题大、涵盖广而导致复习的精准度不够,深刻度不足,从而阻碍了复习教学的深度展开,影响了复习的效果。
  一、优化数学讲义的利用措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有重点、较系统的知识点复习可高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而对于数学讲义的运用也可着重分时间段进行,例如,在每一阶段复习后的考试和期末前后,学生可通过讲义复习并整体了解需掌握的知识点,在学习例题的同时查漏补缺,总结疑惑并解决。而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可经常督促学生整理讲义内容,在引导的过程中需强调应着重记忆复习的难点及重点,提高文化课的复习效率,在练习时也可重点加强基础题部分。例如,在复习“导数”的内容时,可简略了解导数的意义和定义,通过以往的数学讲义着重学习并运用导数的公式算法,先从较简单的典型题型入手,在练习中掌握实际运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从题目中求导,不可过高的要求艺术类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否则会加重学生压力,使其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但在每个题目完成后,学生需要将易错题型和原因记录在讲义上,数学讲义既是知识点的“集中地点”,也是学生反思自我的工具。教师也应在引导中鼓励学生,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三时认为学习基础知识较晚,或是以专业课为重点,轻视了文化课的重要性。
  二、结合实际给予定位,确定数学复习讲义的内容方向
  首先是学生的数学思想及能力定位。对于一般情况来说,高中阶段需要学生不论从思想或学习能力等,能够完成基本解题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一类要求较为片面,没有真正意义上将学生视为主体。学习及复习的目的是为提高高考成绩,对于学生而言,因其需要付出较多时间于艺术专业部分,复习数学时可着重复习重点、易得分的部分,不需要平均的复习全部知识点。大多学生在高三时期可掌握基本运算和直观辨查能力,而直接推理能力较薄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擅长方面调整讲义的内容,给予学生科学且有帮助的指导。其次是设定合适的讲义内容并实施教学讲义的内容。选择课程开展中引入的例子十分重要,因学生的时间紧张且对学识接受程度稍低,教师在举例时更需包含更多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且较典型的例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成绩。
  三、应用微专题进行复习
  首先是考试“高频点”。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高考,关注考情自然要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要多偏心于高考中多次亮相,出镜率高的内容。比如考查隐性轨迹的问题在高考中反复出现,通过“隐圆问题”这个微专题能够帮学生建立用轨迹思想处理问题的意识,再遇相关问题时自然能手到擒来。又如从数列的单调性着手思考问题,是降服不少数列难题的法宝,但学生对它缺乏系统的认识、运用的意识。适时补充微专题“数列的单调性”,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这种考察数列的方法,可迅速提升学生解决数列难题的能力。其次是能力“增长点”。高中数学的很多内容以内隐的形式存在,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联想、发现、探索的能力才能敲开它们的大门。对于这些能促进学生能力增长的点,教师要及时示范,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导。比如函数的奇偶性揭示了一类函数的重要特性:关于原点对称或关于y轴对称,但如果仅限于此,并不能应付千变万化的问题。其实函数奇偶性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研究函数对称性的窗户,由特殊的对称联想到一般的对称不仅自然而且必要。安排一个微专题“函数奇偶性的联想”,教师带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此及彼地展开探索,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对于函数,如果能画出它的图像,题目难度往往陡降,但课本中只是零散地研究了常见的函数图像,并没有系统讲解作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因此,这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个绝佳的点。设置微专题“怎样作新函数的图像”,通过常见函数图像作图规律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相对准确地画出新函数的图像。
  四、教育要回归本源,应用创新不能只图“新”、“鲜”
  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所以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重视应用创新教学、引导是必须的,但方向、实质似乎有待调整.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实施中,实际上我们找不到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使用“PPT”似乎都能被认为是创新,更不用说那些在幻灯片的演示方式上下功夫的人.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鲜”不是我们的追求,更不是数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方面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错误理解或过分夸大各种辅助手段,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总之,高三是学生时代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对于基础教育的学习要进行梳理总结,完善提升;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必备的准备,提升能力和素养势在必行.我们需要不断分析高三数学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高三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既不能一意孤行、因循守旧,也不能只做表面功夫、满目浮夸.只有把这些问题真正思考清楚了,才不会曲解课改的真正含义,数学教学才有可能变得自然流畅,从而使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真正回归到有序有效又有灵魂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德前.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85-87.
  [3]陈雅玲.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0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