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例谈中职学校舞蹈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 李桂芬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正文】摘 要:审美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能力,与人的内在涵养有着密切关系,是可体现一个人的品味的重要形式。舞蹈作为一套的肢体动作,注重内在主题的表现,具有动作美、内容美、音乐美、协调美等特点,是培养人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师因素、教学环境因素、校园文化因素等作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舞蹈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舞蹈课;审美能力;有效培养;重要性;实践探究
舞蹈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人体语言,具有肢体性、艺术性、节奏性、欣赏性等特点,其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既包含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包含多样化的艺术主题,通过人体的动作形式,配合适当的音乐特效,从而巧妙地塑造相应的艺术形象。舞蹈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文娱活动。舞蹈能够使人通过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认识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品行,这便是舞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这种文艺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便于有效地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影响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主要因素
1、教师的舞蹈技能和审美修养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作为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学生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只要教师的舞蹈技能优雅、美学修养高端,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审美兴趣的提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优美的语言、完美的舞蹈动作、丰富的神态都会促使学生去感受美、体验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
2、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良好的舞蹈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相应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融入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优美的校园文化和舞蹈的美感,便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购置齐全的教学设备,保持教学环境的整洁、舒畅,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方式的影响
良好的教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在舞蹈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是秉承“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原则,这使得舞蹈教学倾向于“教”,而轻视“练”的作用,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调整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练习,让学生自我感受舞蹈中的音乐美、动作美和协调美,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而教师更多的是担当指导者,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以此来达到可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二、中职学校舞蹈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两个标题中都没有谈及重要性)
1、中职学校舞蹈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实践,应该从教学实践出发,注重以学生作为舞蹈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引导和指教学生学习相应的舞蹈课程,便于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学生的舞蹈功底更加全面。舞蹈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只有学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时,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在舞蹈教学中,由于舞蹈存在许多美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赋予学生的美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音乐美、动作美、协调美等方面,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例如在进行《勾绷脚训练》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示范,双绷脚动作要领是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要求其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进行,并仔细观察适当地予以纠正。双勾脚的动作要领是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要求其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在进行这种训练的过程应该多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感受动作要领,便于学生感受舞蹈教学中的力量美、曲线美、动作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中职学校舞蹈课充分借助舞蹈教学的教学环境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的条件,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便于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推波助澜。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舞蹈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心理环境。优美的舞蹈教学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舞蹈教学的相关课堂里应该始终保持教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始终配备质量较高的音乐设备,始终维持舞蹈教室的良好光线,这些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效率。同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学习舞蹈的心理压力,便于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还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民族平等,注重生生之间的团结互爱,为学生在潜意识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舞蹈训练之中、舞蹈对比之中、人际关系之中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从而深度把握舞蹈动作、音乐、服饰等方面,获取相应的美的体验。
3、中职学校舞蹈课利用舞蹈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要求,选取最为合适的舞蹈教学内容,杜绝低质量的舞蹈作品进入教学中。教师在舞蹈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舞蹈主题的作用,因为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我国身后的名族文化资源,以快乐教学作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新疆民族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购置或租赁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由于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与众不同,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维吾尔族的舞蹈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其中的“赛乃姆”这种自娱性的舞蹈,节奏轻快,可以对舞,也可以独舞,就有鲜明的即兴表演的特点,能够充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选用这种舞蹈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维吾尔族的相关文化,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还有助于学生开朗、洒脱的个性形成,便于学生更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
4、中职学校舞蹈课利用重要的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进行相应的示范,学生后进行相应的模仿,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纠正和指引,便于学生的动作更加规范。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舞蹈技能,但是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舞蹈创新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和进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组建相应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的形成,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避免以往教学的枯燥性。同时,运用相应的现代化设备,将学生学习相关的舞蹈动作记录下来,便于学生及时观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使得学生的动作更加完美,使学生充分感受舞蹈所赋予的动作美。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取一定的音乐,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相应的舞蹈搭配;或者选取一定的舞蹈片段,引导学生给其进行配乐,如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对于学生的舞蹈技能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形成有着积极主动的作用,例如《What is your name》、《最后的问候》、《Trouble Maker》等音乐都能配到相应的舞蹈,便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舞蹈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课程,通过相应的舞蹈动作、舞蹈音乐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舞蹈所具有的魅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便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效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成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梅.体育舞蹈教学中职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05).
[2]吉丽慧.浅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5(07).
[3]肖婷婷.舞蹈礼仪的文化性与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6(03).
[4]谢权.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09).
[5]王岚.浅议舞蹈作品的审美属性及其基本类型[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
关键词:中职舞蹈课;审美能力;有效培养;重要性;实践探究
舞蹈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人体语言,具有肢体性、艺术性、节奏性、欣赏性等特点,其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既包含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包含多样化的艺术主题,通过人体的动作形式,配合适当的音乐特效,从而巧妙地塑造相应的艺术形象。舞蹈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文娱活动。舞蹈能够使人通过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认识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品行,这便是舞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这种文艺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便于有效地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影响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主要因素
1、教师的舞蹈技能和审美修养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作为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学生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只要教师的舞蹈技能优雅、美学修养高端,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审美兴趣的提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优美的语言、完美的舞蹈动作、丰富的神态都会促使学生去感受美、体验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
2、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良好的舞蹈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相应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融入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优美的校园文化和舞蹈的美感,便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购置齐全的教学设备,保持教学环境的整洁、舒畅,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方式的影响
良好的教学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在舞蹈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是秉承“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原则,这使得舞蹈教学倾向于“教”,而轻视“练”的作用,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调整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练习,让学生自我感受舞蹈中的音乐美、动作美和协调美,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而教师更多的是担当指导者,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以此来达到可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二、中职学校舞蹈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两个标题中都没有谈及重要性)
1、中职学校舞蹈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实践,应该从教学实践出发,注重以学生作为舞蹈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引导和指教学生学习相应的舞蹈课程,便于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学生的舞蹈功底更加全面。舞蹈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只有学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时,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在舞蹈教学中,由于舞蹈存在许多美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赋予学生的美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的美感主要体现在音乐美、动作美、协调美等方面,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例如在进行《勾绷脚训练》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示范,双绷脚动作要领是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要求其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进行,并仔细观察适当地予以纠正。双勾脚的动作要领是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要求其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在进行这种训练的过程应该多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感受动作要领,便于学生感受舞蹈教学中的力量美、曲线美、动作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中职学校舞蹈课充分借助舞蹈教学的教学环境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的条件,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便于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推波助澜。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舞蹈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心理环境。优美的舞蹈教学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舞蹈教学的相关课堂里应该始终保持教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始终配备质量较高的音乐设备,始终维持舞蹈教室的良好光线,这些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效率。同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学习舞蹈的心理压力,便于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还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民族平等,注重生生之间的团结互爱,为学生在潜意识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舞蹈训练之中、舞蹈对比之中、人际关系之中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从而深度把握舞蹈动作、音乐、服饰等方面,获取相应的美的体验。
3、中职学校舞蹈课利用舞蹈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要求,选取最为合适的舞蹈教学内容,杜绝低质量的舞蹈作品进入教学中。教师在舞蹈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舞蹈主题的作用,因为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我国身后的名族文化资源,以快乐教学作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新疆民族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购置或租赁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由于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与众不同,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维吾尔族的舞蹈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其中的“赛乃姆”这种自娱性的舞蹈,节奏轻快,可以对舞,也可以独舞,就有鲜明的即兴表演的特点,能够充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选用这种舞蹈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维吾尔族的相关文化,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还有助于学生开朗、洒脱的个性形成,便于学生更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
4、中职学校舞蹈课利用重要的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进行相应的示范,学生后进行相应的模仿,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纠正和指引,便于学生的动作更加规范。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舞蹈技能,但是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舞蹈创新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和进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组建相应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的形成,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避免以往教学的枯燥性。同时,运用相应的现代化设备,将学生学习相关的舞蹈动作记录下来,便于学生及时观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使得学生的动作更加完美,使学生充分感受舞蹈所赋予的动作美。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取一定的音乐,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相应的舞蹈搭配;或者选取一定的舞蹈片段,引导学生给其进行配乐,如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对于学生的舞蹈技能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形成有着积极主动的作用,例如《What is your name》、《最后的问候》、《Trouble Maker》等音乐都能配到相应的舞蹈,便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舞蹈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课程,通过相应的舞蹈动作、舞蹈音乐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舞蹈所具有的魅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便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效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成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红梅.体育舞蹈教学中职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05).
[2]吉丽慧.浅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5(07).
[3]肖婷婷.舞蹈礼仪的文化性与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6(03).
[4]谢权.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09).
[5]王岚.浅议舞蹈作品的审美属性及其基本类型[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