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教师的良师益友

【作者】 杨 艳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小学)


【正文】“树人自有千秋业,名扬教师万里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普及,教师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我们小学教师而言,挑战居然有十种之多,即:全面开展的素质教育;大张旗鼓来势凶猛的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新教育的推进;社会及学生家长的高期望值;社会上教师职业的激烈竞争;教育对象的巨大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教师社会交往与协调;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调试。这些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发掘优质的课程资源,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完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热点话题,也是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可谓是班主任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桥梁纽带;下面我就自己多年利用信息技术,是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探究
  1、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这是我自己通过多年的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研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发现式”自主学习策略。这种策略要有计算机的支持,并对识字教学特别有效(对于其他学科内容的教学也有借鉴意义)
  例如:在学习语文识字教学中,历来有200多个疑难汉字。这些汉字或者是笔画比较容易混淆,或者是因为笔画比较繁琐、且多、难以记忆,造成难写、难记、难认。不少语文教师反映,对这类疑难字,在一个学期中通过讲解或批改作业往往纠正过五六次,到了期末测试还总是有13%到18%的学生会写错这类字。
  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在讲解完疑难字的读音、笔画及字义以后,不仅让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出来,而且让学生立即用认知码把这个字输入计算机中去。如果学生输入汉字,这就等于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你对汉字的辨认有误,请仔细观察该字的字形及笔画。”学生得到这个反馈以后,必定认真考虑:为什么别人输入的对,而我自己输入的错了?直至得到正确的显示位置。这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无须我的介入。
  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工作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班级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注重创新性、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要定式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性、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机器、某一软件困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
  在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突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与文字作为获取、交流及加工信息的能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点,使语文学习内容问题化。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利用语言、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时,应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例如,在教学快乐读书屋的《狼》以后,开展关于“狼”专题的综合学习,将学习内容化为若干个问题,进行探究。
  (1)你掌握了多少含有“狼”的成语,你能分析这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吗?
  (2)你会讲一两个关于狼的故事吗?你是从哪里看(听)到的故事?你认为故事中的狼是个什么形象?
  (3)你能用你所搜集到的关于“狼”的成语或俗语写一段表现“狼”的委屈或人类贪婪的文字吗?
  (4)你在《母狼的智慧》一文中了解到与你思想深处的“狼”有什么不同的东西吗?
  二、 班级建立QQ群,成为教师学生沟通、学习的乐园
  网络时代,使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在网络中畅游:聊天、查找资料、玩游戏……鉴于孩子们业余时间多用于玩游戏,我建议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我决定建立我们班级的群。我们班的孩子都将自己的QQ号加入我设立的群,课余时间孩子们与我聊天、探讨疑难问题、交流感情、孩子有生病的在网上向我请假、我们不定期的探讨兴趣主题。
  此外,我利用聊天工具在双休日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这种交流方式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无所不谈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这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家长学校网”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必不可少的纽带
  自从我们班参加黑龙江家长学校网以来,无论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还是学生的生活方面、特别是与家长沟通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加入了校讯通,我每天用一定的班内时间在网上布置作业,家长看到后就会及时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学生作业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字迹越来越工整了;在每天晚上我会及时给个别孩子下评语,让家长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家长也会及时反馈给我对孩子的整改措施,我们联手共建,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每当遇到下雪天,我会及时发通知带工具铲雪;会发温馨提示注意安全、注意保暖,不少家长马上回帖子:谢谢您王老师、、、、、、孩子生病时,我会用校讯通卡及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来校接孩子去治疗;每天孩子上学、放学都会刷可,家长接到信息,不再掂心孩子是否到校、几点放学了。
  校讯通的使用使我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了、师生的平等地位更加突出、家长与老师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这都是信息技术给予班主任的一个与家长沟通的纽带,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新世纪的小学教师,就应该做一名适应信息技术时代迅猛发展的教师,就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本领,与自己所担任的学科及班主任工作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班主任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爱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只有在涌动的激情里,诠释全新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人学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亲身的体验,师生、家长亲身体验信息技术,才真正意义上获得。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生,所以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整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成长,壮大;感悟、体味、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