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作者】 万 花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第二小学)
【正文】摘 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数学教师的义务与责任,更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要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那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有效措施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它不但贯穿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涯,甚至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因此,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体现。在小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目标之一,计算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重要组成之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准确求出答案,计算能力也影响了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所以,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尤为重要。
1、利用游戏教学激发计算兴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小学生普遍爱玩,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并在兴趣推动下促进计算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一教师可以将数独游戏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休息时间进行数学计算学习,让学生发现数独游戏的乐趣,前期可能会枯燥,教师可以将数独游戏分为多个关卡,让全班学生进行比赛,一个星期结束后看哪个学生闯关最快,随着学生闯关兴趣的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其二,当下是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必备的社交工具,很多小学生也有玩手机的恶习,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锻炼计算能力的手机游戏,既能帮助学生消除不良习惯,又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其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比如让学生们小组合作,每个学生数总计踢毽子的个数,并求出整个小组的毽子数和每组平均数。这样一来学生的计算兴趣会大大激发,为构建高效计算课堂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了解速算的技巧,发现计算规律
笔者很反对教师总是将计算技巧直接硬塞给学生。学生适当了解一些计算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会有一定的规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其中蕴含的规律。学生同样如此。在真正理解了通过列举法去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非常费时和繁琐。一些优秀的学生自然会产生寻找简化解决方式的想法。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寻找其中的规律上来。一些数对之间的特殊关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说明,探索计算技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很多知识规律都是在这种求简意识的驱使下被发现的。比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学生如果能牢牢记住一些常用数据,那么,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计算技巧,使其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标准。
3、利用生活实践培养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都是基础的加减乘除,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是方便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和学习工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践,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养成计算习惯,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回家里统计家人的年龄,求出自己的父母分别在什么年龄当了爸爸妈妈,再求出整个家庭的年龄平均数。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与家长一起记账,每个月统计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并计算家庭的年收入和之处。这样一来,数字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了,而是有了生活意义。再比如学生和父母逛超市、饭馆吃饭之后对账单价格进行计算,检查是否有计算错误问题,虽然是枯燥的计算,但是因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学生的计算兴趣也会增加,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4、创设良好环境消除计算恐惧,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计算都不太感兴趣,而且有一定恐惧心理,良好的计算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消除计算恐惧。教师可以在教师的黑板报上贴一些趣味数学计算题,让学生们自由回答,并将自己的答案和姓名卸载贴纸上,这样学生每次看一次就会在潜意识里计算一次,在不断回忆、计算的过程中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再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计算比赛,有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两个模式,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会促进计算能力的有效提高。比赛结束后,教师对胜出的个人和队伍给予奖励,经过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最佳状态,还能在比赛压力下激发出学生的计算潜力和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上述方法还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排斥和恐惧,尤其是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克服计算困难,提升自我计算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运用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在轻松的氛围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 杨英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78.
[3] 梁海红.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78(4):63
[4]徐延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36
[5]白蓉.浅谈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102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有效措施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它不但贯穿于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涯,甚至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因此,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体现。在小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目标之一,计算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重要组成之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准确求出答案,计算能力也影响了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所以,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尤为重要。
1、利用游戏教学激发计算兴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小学生普遍爱玩,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并在兴趣推动下促进计算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一教师可以将数独游戏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休息时间进行数学计算学习,让学生发现数独游戏的乐趣,前期可能会枯燥,教师可以将数独游戏分为多个关卡,让全班学生进行比赛,一个星期结束后看哪个学生闯关最快,随着学生闯关兴趣的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其二,当下是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必备的社交工具,很多小学生也有玩手机的恶习,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锻炼计算能力的手机游戏,既能帮助学生消除不良习惯,又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其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比如让学生们小组合作,每个学生数总计踢毽子的个数,并求出整个小组的毽子数和每组平均数。这样一来学生的计算兴趣会大大激发,为构建高效计算课堂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了解速算的技巧,发现计算规律
笔者很反对教师总是将计算技巧直接硬塞给学生。学生适当了解一些计算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会有一定的规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其中蕴含的规律。学生同样如此。在真正理解了通过列举法去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非常费时和繁琐。一些优秀的学生自然会产生寻找简化解决方式的想法。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寻找其中的规律上来。一些数对之间的特殊关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说明,探索计算技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很多知识规律都是在这种求简意识的驱使下被发现的。比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学生如果能牢牢记住一些常用数据,那么,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计算技巧,使其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标准。
3、利用生活实践培养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都是基础的加减乘除,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是方便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和学习工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践,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养成计算习惯,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回家里统计家人的年龄,求出自己的父母分别在什么年龄当了爸爸妈妈,再求出整个家庭的年龄平均数。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与家长一起记账,每个月统计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并计算家庭的年收入和之处。这样一来,数字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了,而是有了生活意义。再比如学生和父母逛超市、饭馆吃饭之后对账单价格进行计算,检查是否有计算错误问题,虽然是枯燥的计算,但是因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学生的计算兴趣也会增加,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4、创设良好环境消除计算恐惧,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计算都不太感兴趣,而且有一定恐惧心理,良好的计算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消除计算恐惧。教师可以在教师的黑板报上贴一些趣味数学计算题,让学生们自由回答,并将自己的答案和姓名卸载贴纸上,这样学生每次看一次就会在潜意识里计算一次,在不断回忆、计算的过程中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再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计算比赛,有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两个模式,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会促进计算能力的有效提高。比赛结束后,教师对胜出的个人和队伍给予奖励,经过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最佳状态,还能在比赛压力下激发出学生的计算潜力和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上述方法还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排斥和恐惧,尤其是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克服计算困难,提升自我计算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运用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在轻松的氛围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 杨英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78.
[3] 梁海红.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78(4):63
[4]徐延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36
[5]白蓉.浅谈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