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信息化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探究
【作者】 张黎明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
【正文】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而博大的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强和内容形象生动的特点,打破了教室和课本对孩子的束缚,能够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而个性化教学就能够很好的符合这一要求,在课堂之中更多的关注起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一定要更加认清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变,利用信息化实施个性化教学来最大化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1、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现状
1.1任课教师没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先行者一定是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小学语文教师人员,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实践改革。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在实践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没有十分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实践改革在实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首先做到的就是采取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可现实确实任课老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储存不足就想要安于现在,不想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只想自己省事省力省时。还有一些任课老师则是完全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还只是愚昧的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捆绑住学生们的思想,这样的忽视的最终结果就是教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当然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小学生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严重
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还有社会压力等问题的存在,造成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小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经常被家长告知要优异的成绩,这就会造成小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通常为了应付家长的严要求和高分数,学生们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分为这篇是要求背诵的、考试会考的或者这篇只是要求阅读就不用浪费时间的。这种思想一旦在学生们的心中形成就一定会对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又是作为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但面对学生受到分数因素影响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短板,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这些问题只会只增不减,可能还会有些学生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导致更加厌学。
2、教育信息化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入场景,进行体验尝试
人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安排也突出了这一个特点。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再现过去的场景,给学生以逼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比如在教学《难忘的小学生活》个性化学习时,笔者先把孩子们这六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制作成了《小不点儿成长记》视频,伴着悠扬动听的《毕业歌》,刚入学报名时的懵懂,第一天戴上红领巾时自豪的笑脸,春游时嘻嘻哈哈游戏时开心的笑声……一双双眼睛在转动,一个个小脑瓜在沉思,一个个探索的主题从心底蹦出。
2.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开展语文个性化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孩子们通过Internet,大量搜集整理出了与汉字有关的资料:神秘莫测的造字传说、高不可测的汉字形体演变、妙趣横生的汉字笑话等。王若依同学还创建了自己的“神秘汉字世界”博客。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五年级的孩子发挥了他们最大的潜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仅按小组拟定的计划开展学习活动,还将网上收集的信息分析整理,进行分析,选择有效资源为自己所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学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2.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网络化平台给孩子们自主探究性学习创立了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网络中的孩子们交流是平等的,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孩子们释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习潜力得到激发。比如六年级下期的个性化学习《古诗词诵读》,笔者上课时把全班孩子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绕《与诗词歌赋同行》主题自主选材,承办一期电子墙报。孩子们分工协作,各自发挥所长,选材、构版,绘色。墙报初稿完成后,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网上本组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不认同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经过大家讨论,如果认为可以采纳的,就在上面马上进行修改,这样的学习过程,营造出了浓浓的合作交流氛围,学生在这相互探究学习中,体会到了同伴互助、取其所长的乐趣。
2.4以信息化媒介为载体,加强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支撑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的需求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析重组,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与众不同的课程资源,达到共享的优化教学,如我们开展的“我爱家乡”主题下的《美丽甜城幸福内江》个性化学习,孩子们通过不同途径开展研究学习,有的收集整理展示了风景秀丽的大千园、历史悠久的大佛寺,有的收集整理了甜城、船城名字的由来,有的收集整理张大千、范长江等文化名人的故事和生平,还有的收集了令人牛肉面、王凉粉等美食图片和音像资料……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孩子眼中的美景、美事、美食,凭借网络这个平台,让全班孩子都一一共享,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完美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提供的无限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安伟.探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6(6)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而个性化教学就能够很好的符合这一要求,在课堂之中更多的关注起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一定要更加认清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变,利用信息化实施个性化教学来最大化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1、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现状
1.1任课教师没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先行者一定是在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小学语文教师人员,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实践改革。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在实践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没有十分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实践改革在实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首先做到的就是采取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可现实确实任课老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储存不足就想要安于现在,不想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只想自己省事省力省时。还有一些任课老师则是完全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还只是愚昧的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捆绑住学生们的思想,这样的忽视的最终结果就是教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当然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小学生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严重
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还有社会压力等问题的存在,造成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小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经常被家长告知要优异的成绩,这就会造成小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通常为了应付家长的严要求和高分数,学生们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分为这篇是要求背诵的、考试会考的或者这篇只是要求阅读就不用浪费时间的。这种思想一旦在学生们的心中形成就一定会对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又是作为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但面对学生受到分数因素影响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践改革的短板,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这些问题只会只增不减,可能还会有些学生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导致更加厌学。
2、教育信息化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入场景,进行体验尝试
人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安排也突出了这一个特点。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再现过去的场景,给学生以逼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比如在教学《难忘的小学生活》个性化学习时,笔者先把孩子们这六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制作成了《小不点儿成长记》视频,伴着悠扬动听的《毕业歌》,刚入学报名时的懵懂,第一天戴上红领巾时自豪的笑脸,春游时嘻嘻哈哈游戏时开心的笑声……一双双眼睛在转动,一个个小脑瓜在沉思,一个个探索的主题从心底蹦出。
2.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来,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开展语文个性化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孩子们通过Internet,大量搜集整理出了与汉字有关的资料:神秘莫测的造字传说、高不可测的汉字形体演变、妙趣横生的汉字笑话等。王若依同学还创建了自己的“神秘汉字世界”博客。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五年级的孩子发挥了他们最大的潜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仅按小组拟定的计划开展学习活动,还将网上收集的信息分析整理,进行分析,选择有效资源为自己所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学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2.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网络化平台给孩子们自主探究性学习创立了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网络中的孩子们交流是平等的,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孩子们释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习潜力得到激发。比如六年级下期的个性化学习《古诗词诵读》,笔者上课时把全班孩子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绕《与诗词歌赋同行》主题自主选材,承办一期电子墙报。孩子们分工协作,各自发挥所长,选材、构版,绘色。墙报初稿完成后,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网上本组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不认同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经过大家讨论,如果认为可以采纳的,就在上面马上进行修改,这样的学习过程,营造出了浓浓的合作交流氛围,学生在这相互探究学习中,体会到了同伴互助、取其所长的乐趣。
2.4以信息化媒介为载体,加强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和利用
网络支撑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的需求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析重组,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与众不同的课程资源,达到共享的优化教学,如我们开展的“我爱家乡”主题下的《美丽甜城幸福内江》个性化学习,孩子们通过不同途径开展研究学习,有的收集整理展示了风景秀丽的大千园、历史悠久的大佛寺,有的收集整理了甜城、船城名字的由来,有的收集整理张大千、范长江等文化名人的故事和生平,还有的收集了令人牛肉面、王凉粉等美食图片和音像资料……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孩子眼中的美景、美事、美食,凭借网络这个平台,让全班孩子都一一共享,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完美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提供的无限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安伟.探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