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疫情背景下中职《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探讨与实践

【作者】 田 景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十堰高级职业学校)


【正文】  摘 要:停课不停学,如何使网络教学课堂更有效?本文通过对中职《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作出了有益的实践。通过网络调查,摸清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对于网络教学,作者先就网络教学的组织方面,强调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在材料的组织方面,使用导学案并结合程序填空和设计题,而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精讲、进行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最后在网络教学质量方面,更多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随着网络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完善,这种探索对中职学校网络课堂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C程序设计;中职;探讨;实践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国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人众志成城战疫情,化危为机。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停课不停学,成为教育的不二选择。这学期对于学校的中职高考班而言面临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网络教学?让学生保持健康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也得到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中职学校《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进行探讨与实践,以便进一步探究。
  一、 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调研
  1. 学生网络学习问卷调查
  要想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对学生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调研,摸清学生实际学习环境,我利用问卷星设计了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年级2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前期调查环境,中后期调查学习情况及效果。设计问题及统计情况如下;(1)在疫情期间你常上网课的地方是( A城市占13.65%  B县城占13.13% C乡镇 占59.56% D农村占13.66% )(2)你应用( )工具和( )软件(平台)开展网上听课学习的(多选)。(A电脑  占29.98%  B手机  占87.57%   C QQ语音占25.51%  D钉钉占32.95%  E腾讯课堂 占96.22% )(3)你愿意接受(    )网络教学方式(A直播  占79.14%     B录播  占0.7%   C直播+录播 占20.16%)4网络教学流畅程度()(A流畅 占41.31%  B偶有卡顿占57.06% C非常卡顿占1.63%)
  2. 调研结论
  从调研统计来看,区域大部分学生住在乡镇或农村,上课的工具用手机较多、其次电脑,使用腾讯的工具软件较多,在教学方式上多易接受直播,网络流畅性方面较为流畅,少数卡顿。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十堰是个山区城市,班级大部分学生在乡村镇上居住,基本网络学习工具条件一般或偏差,网络流畅性不太好,但是同学们渴望直面老师上课。
  二、 网络教学环境选择与运用
  1. 网络教学环境的选择
  综合学生学习环境和所教授的课程特点看,选择网络教学环境:主环境为腾讯课堂,辅助环境建立班级QQ学习群。原因:学生对腾讯及时通讯工具有较好的使用基础和习惯,使用面广,容易接受和普及,腾讯课堂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依托QQ群视频和腾讯视频直播能力,能实现老师在线上课,学生即时互动学习,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和课后回访,便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C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数理逻辑基础,易于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可以实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该课程本身没有太多复杂的图形视频要求,这些选择对学生学习端所用的学习环境是适应的。
  2. 网络教学环境的运用
  在实际运用网络教学环境方面,教师采用了腾讯课堂直播上课,使用课堂及时互动功能,学生举手及调用课堂记录,促进学生巩固,学生端使用手机和电脑上课,部分学生使用了一些C语言实验平台验证程序结果。利用腾讯课堂上课实例分析截图如下:












  三、 《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组织、材料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1. 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上课不注意控制时间和教学内容,很容易成为主播,形成在新的形式下的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和网络课堂中心。这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灌输方式,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网络课堂教学时,我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的组织形式,教师主导要点在于总体把握知识的主体架构和关健点,重点搭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中职学生个人而言,完全实现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是困难的,采取小组长领头小组合作的形式较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构建教学情境、案例分析和启发性任务的提出,小组长可以对同学们的学习任务的进行督促检查落实,进行课堂出勤、在线学习情况跟踪,在教师给出的参考答案引导下,学生探求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对小组同学作业进行判定,教师则根据学生各小组情况进行组间的互评、考评以及组长的动态调整。
  2. 导学案、填空题+基本程序设计
  为了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很重要的要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与选择,结构良好的材料便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正迁移,形成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C程序设计》有很多教材版本,在准备过程中,我在分析几种教材版本基础上,精选了谭浩强教授主编的第四版《C程序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年级备课组老师们合作探讨,形成了针对性较强的导学案,导学案以学生学习为主,用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含有巩固、学新课和提升知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备课的内容融化在学生每次学习的一到二页学案中。如以下就是学生使用过的一次导学案。












  《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先学习C语言的基本规则、语句和结构,平台的运行,再学习一些基础程序,进行注释,分析流程图,课堂导学案则着力在两种题型上(这也是技能考纲要求)——程序填空和基本程序设计,如下面是要求学生进行大写转小写程序填空片段:
  char  ch; /*定义字符型变量ch*/
  while(          ) /*键盘输入字母给ch,不为回车时,进行下面循环*/
  {if(ch>='A'&&ch<='Z') 
  ch=    ; /*利用字母的大小写ASCII差值进行计算,值赋给ch */
  printf(“%c\n”,ch);}
  给出关健处的程序注释便于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程序设计内容更广泛,教学中主要把握基本问题,进行延伸和拓展,侧重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提高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如编程求1~100个数之和作为基本问题,然后通过变换数之间的差值、符号,来考虑程序设计中的变化和一些新知识技能的应用等。
  3. 精讲知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
  网络学习《C程序设计》(以下简称C语言)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学以精讲C语言的知识结构、语言规则为主,并帮助梳理出C语言典型结构或知识点一览表,分析典型的例题和案例,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用法、变式用法,达到举一反三效果。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C语言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领悟知识技能在生活真实环境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其逻辑思维。如讲多分支结构switch语句时,通过多支路交叉路口择路、多水笼头的开水箱接水等现实生活例子来说明程序的用处,程序应用举例方面列举学生百分制转成等级A~E(避免家长从学生细微分数上看差别)实例,这些情境的建立需要教师提前对现实生活挖掘并精心准备,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可结合疫情多讲志愿者和医务人员抗击新冠疫情的感人故事,结合华为公司被国外卡控的事例,来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编程,克服困难,为国家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多作基础的准备等等,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技能应用在什么场景?怎么用?以及为谁用等系列问题。
  利用任务驱动法将C语言学习中的典型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分解,变成实际中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通过设置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完成任务的兴趣,又可以鼓励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几种循环语句学习之后,可以布置一个练习求1~100之和,任务一用for循环去解决,任务二用while循环解决,任务三用do while循环解决等等,通过完成任务,让不同组代表在网络课堂上分享并讲解解决问题的办法步骤,比较几种循环的用法并考评打分,课后提出让学生解决连续奇数或偶数求和问题、符号间隔求和,并提升到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求法及求和问题等等,通过这些分层的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变式问题扩展了学生问题解决空间,学会了小组合作探讨和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利用互联网辅助帮忙解决些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网络教学质量反馈
  1. 网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与学期考试
  为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情况,跟踪调查和统计情况如下:
  (1)你在网上每节课的学习时间是(A  小于20分钟 B 20~30分钟 B 30~40分钟 占8.77%  D 41分钟以上占91.23%);
  (2)你在网上学习时,与老师互动情况是(A  比较少 占6.15%  B 一般 占46.08%  C 比较多 占32.31%  D 非常多 占15.46%);
  (3)你在网上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监管及难度是(A  不监管 占0.87% B 监管 比较容易 占45.55%  C 监管 比较难 占5.35%  D 监管 一般48.23%);
  (4)家长的配合和对你网课监管情况是(A  比较少22% B 一般 占32.83%  C 比较多 占40.38%  D 非常多 20.57%);
  (5)你完成网课作业情况是(A 基本不完成0.58% B 当堂能完成 占22.55%  C 当天能完成 占76.63%  D 基本能完成 偶尔也不交 4.24% );
  (6)你认为老师网课讲的情况(A 太快 没弄懂 6.51% B 合适 占76.99%  C 较慢,讲得较细 占16.5%  );
  (7)总的来说,你认为自已网上学习效果是(A 比较差5.23% B 一般 占46.95%  C 比较好 占46.82%   )。
  本学期的C语言学期期末考试是在网络上完成的(高三复课,高二高一没复课),卷面5个大的程序填空题和2个程序设计题,难度中上,满分100分,老师网上流水阅卷,班级得分情况:填空平均得分86.45%,程序设计得分78.67%.
  2. 分析
  布卢姆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课程学习目标维度从平面延伸到立体,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实现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在一些课程甚至在一些学校出现了顾此失彼,造成了较大的偏差。从以上的调查和考试结果看,所授《C程序设计》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复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网络教学所用的情境教学、任务驱动及讲授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上网课的自律和自觉。同时,让家长时而参与,让学生亲历疫情时期的艰难,体验到生命安全的重要,学习机会的难得和国家软件技术人才的缺乏,学生为国家为自己努力学习的情感态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一点是长期在校可能难以实现的。这样看来,本期所授课程网络教学质量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六保”“六稳”是今年工作的一个总基调,在疫情状态下进行网络教学在一定时期还得正常进行。本文通过对《C程序设计》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调研入手,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环境,提出网络教学教师主导小组合作,精心编写导学案、组织好程序和设计题,教学方法进行精讲案例、情景教学和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并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综合成效,相信随着实践的丰富,它必将更加完善,对以后相关的课程特殊背景下的教学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瑞鹏.基于多层次任务驱动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28期.
  [2]张晴.《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索和实践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27期.
  [3]焦建利 周晓清 陈泽璇.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03期.
  [4]储雁 孙倩. 关于疫情背景下网络教育的探讨 [J]. 职业教育,2020年4月.
  作者简介:田景,1966年,男,湖北麻城,现在十堰高级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课教学及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