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李 薇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朝阳小学)


【正文】摘 要:英语是一门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的语言学科,对于正在系统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会感到困难和迷茫。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思想的推动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新观念,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向。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语用渠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情境;体验;插图;生活化;游戏化;思维地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同时指出,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要营造教学情境氛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本文中,笔者讨论了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和语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类型
  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课程内容、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等因素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室教学,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新模式,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自我认知,情感和能力。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类型的情境教学模式:
  2.1体验型
  受母语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记的单词或句子,因此,教学活动必须依靠实物、图片、图像、动画、歌谣等甚至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知和体验,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2.2合作型
  合作是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建立起探索性、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情境活动,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自主参与和合作,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2.3经验型
  教师应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生活经验和感知能力,将学习融入生活。学校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风采大赛、英语朗诵比赛等为语言实践提供平台,家庭和社会更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这些生活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练习机会和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将实际生活融入课堂,体现语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质。
  3、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实践
  3.1巧用课本插图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围绕话题展开,且都配备了符合本课时内容的插图,给出了较为完整且真实的语境。教师要合理解读,挖掘教材语境,创设多个易于理解的情境,并围绕单元话题形成整体情境,让学生在整理情境中有效学习目标语言。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 的Part A部分中,重难点词组fell off/rode a bike/hurt my foot等在主情景图和课时中均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可以截取关键插图进行放大处理,挖掘主题创设语境,让单元目标与课时内容更具整体性。巧用教材插图,既能为英语课堂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丰富学生的表达,拓展思维广度,挖掘思维深度。
  3.2融入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教师应当将情境和游戏两者融合,不断创新更多的英语教学模式。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的词汇教学为例,我设置了游戏“服装秀”,让学生自制服装并粘贴单词进行表演,在学习Story time时,学生就能迅速调动已有经验进入Zoom改造爸爸衣物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3借助真实体验
  语境是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依托。学生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实践和经历,才能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单元话题贴合学生的生活,富有童趣,且单元话题之间有横向的关联,各册教材之间有纵向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来创设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bag,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对书包实际物品如English book、Chinese book、storybook、notebook、key等描述结合TPR全身反应教学法来推进课堂教学。再以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的Part A为例,Mike看到黄色的西红柿确不认识,是由于在Mike的认知中西红柿是红的、大的,这个认知冲突为对话提供了实际需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教材的话题,创造合理的情境助攻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生活化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又能激活学生思维。
  3.4 绘制思维地图
  思维地图是一种应用于语言学习的可视化工具,主要结合板书来创设情境,如气泡图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流程图常用于呈现顺序和步骤等;树状图利于把事物分门别类,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出各部分间的关系。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的Part A为例,该单元主场景图中显示爷爷和爸爸正参加Wu Yifan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教师可以利用流程图呈现顺序,即利用时间轴显示学校创办历史,在时间轴上分别标出爷爷、爸爸在该校读书时的大致年份和Wu Yifan就读的当下年份。通过时间轴的直观展示,学生对于文本谈论的时间和事件顺序的理解一目了然,甚至可以为接下来第一课时对话教学做铺垫。
  4、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运用情境教学,努力创建“开放式”的教学场景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置身于整体情境,自由地构建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语言交流并感知语言学习的魅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杜红娟.2018.利用教材情境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5):37-42.
  [4]万银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8,000(00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