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斗周加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生物作为探究人类发展起源与各类生物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既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多知识内容也离不开生物学家的大量实验研究。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地提升。本文从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受阻因素入手,并根据教学实际寻找具体解决途径,以期能够促进教学成效的高质量上升。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高中教育;教学问题;生物实验课堂
  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行,要求教师脱离陈旧教学观点地禁锢,除了需要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重点关注外,还应该对其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行锻炼,从而获得更好发展。生物实验课堂作为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场地,不仅可以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也对其实践操作能力地提升有积极作用。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寻找可以推进实验课堂有序开展的具体途径,才能在建立高成效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实上升。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受阻因素
  (一)授课目标定位模糊
  应试教育观点的制约,使很多教师开展生物实验课堂时,将过多精力投放于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中,因此很少结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进行对授课目标的设计,导致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生物课堂,难以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更无法达到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的目的。在这种授课目标定位模糊的现状下,不仅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而且很难意识到实验教学对自身思维意识延展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进而在消极的学习心态中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生物实验课堂对学生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地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使其在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生物知识学习的乐趣。但不少教师在开展授课工作时,仍然受陈旧教学手段的影响,并没有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足够尊重,经常使用教师在讲台上将重点知识内容与操作步骤全部讲解给学生后,要求其按照自己的实验步骤有一学一的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下,不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严重抑制,也在难以发挥课堂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无法产生参与生物实验课堂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阻碍。
  (三)实验设备配置缺失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地开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并不具备价格比较高昂的生物实验设施。因此在生物实验设备缺失的情况下,很多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就会以口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形式开展实验课堂。这样不仅难以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较为枯燥的教学活动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严重影响学习质量的上升。
  二、推进高中生物实验课堂高质量开展的具体途径
  (一)精准制定授课目标
  高中生学习能力强,而且思维意识与探究积极性十分活跃。教师为了保证生物实验课堂的有序进行,需要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与学习需要认真分析,并结合具体授课内容进行对教学目标地制定。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实验重点,也可以在教师精心打造的实验课堂中,调动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进而保证学习质量的切实上升。例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对各种生物实验方法进行了解,可以专门设计一堂实验方式汇总课堂,将授课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通过对不同实验方式地了解,能够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完成对数据的获取。如开展“估算种群密度”实验时,需要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实验;进行“观察线粒体”的生物实验需要使用活体染色法;而在进行“分离细胞器”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则应该通过差速离心法完成实验。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学生不仅可以在进行生物实验课堂时,更有方向性的选择实验方式,也能有效保证学习质量的快速上升。
  (二)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生物实验课堂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单方向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会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其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下,难以发挥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重视对学生学习意识地引导,并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地引入,使学生可以在与组员的共同协作下,保证生物实验活动的高效完成。而且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活动,更容易使学生在思维意识的不断延展中,主动进行对实验过程的思考与探究,并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同时,达到将知识进行更好内化的目的,进而促进生物实验课堂的高质量开展。
  (三)重视实验设备的添置
  由于很多生物实验离不开设备的加持,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与缺失设备进行整理上报给学校,希望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对于一些需要价格高昂的设备或现实条件不允许的生物实验,教师则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地使用,在网络中寻找教学视频资源后,进行教学活动时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设备缺失的问题,而且相较于教师依照教材讲解实验步骤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验视频的观看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热情,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成效切实上升,也可以推动生物实验课堂的有序开展。
  三、结束语
  实验课堂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积极地提升作用,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从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精心对授课内容进行设计和完善,才能在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的过程中,达到建立高成效实验课堂的目的。同时,生物实验课堂的高质量开展,也为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提供途径,使其将所学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成效,进而达到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兵.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注射器在实验装置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0):176-177.
  [2]李波,张晓雪,贾楠,唐雨晴,马庆岩,谭明鸽.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学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20,40(0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