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策略

【作者】 格桑多杰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是构成有效教学的要件,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时刻关注和引导是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强调教师的课堂监管作用和教学进度与效能的实时监控,就是为了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兼顾学情的整体变化和个别调整,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课堂教学大多局限在固定的框架内,无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这就是现阶段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现状。新时期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应该结合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情况,优化教学方案,全面分析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学以致用
  教师的教学环节完整,才能组织起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效果上,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是构成有效教学的要件;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和对学情的时刻关注和引导是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在这里,强调教师的课堂监管作用和教学进度与效能的实时监控,就是为了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兼顾学情的整体变化和个别调整,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学问题的设计离不开对具体学情的分析,而且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预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至少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重难点的情境突破口,以此引领教学步骤的推进。除此之外,凡是能够指导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建立数学模型的环节,教师都可以尽量借鉴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来增加数学教学的人文情怀,并从数理科学的角度增加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果高中数学教学只是单纯进行试题解析和方法训练,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将来进行学科研究打好底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基于数学情境的能动性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潜能的发挥,而且学生能以自己的学识和生活经历不断提升对新知识探究的能力,并且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思维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只要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正确,那么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会始终处在对数学问题的积极探究之中。只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不断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并形成经典的教学法和极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构成有效教学的要件,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用教育游戏
  高中是培养学生思维最为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有效衡量学和玩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以立体图形的教学为例,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缓慢,所以在理解的时候就显得更为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教育游戏,提供一些立体化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而智力游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数学的乐趣充分展现给了学生。就以五子棋为例,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思考,放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手、眼和口等多个器官,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审视数学问题
  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内容,就要在教与学两方面同时推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认识和运用,不能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板块之间都有环节衔接和互证之特点,在知识板块内有众多概念、公式推演的过程,这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些具体的内容必须要有明确的数学思想作为指导,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探究。而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就需要在类别归纳和易混淆的总结阶段、环节进行区别与联系,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探究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形成对数学问题发生、形成条件和解析结果的深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学就需要特别注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堂设计,重点发掘学生思维品质上的锻炼提升和良好解析习惯上的培养,因为这两点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反复性和充分性上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坚持和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充分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解析方法的总结,特别是对数学问题归类进行细化和比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运用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推演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在一定训练量的习题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并通过针对性的学习优化学生的思路和解析办法,同时做好易错题的积累和各个环节的细化推导,在具体的解析过程中实现题型与题量的最大价值优化。
  四、立德树人理念
  民族地区高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学任务,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培养民族地区高中生的爱国品质。传统化的爱国教育中,总是会忽视掉数学的优势性,将重点放置在语文、思政等方面。而在新时期背景下,数学教师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具备非常丰富的数学理念,这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高中生发展也有着同等的作用。对此,教师将数学看作是一门自然类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丰富的人文精神,还有现代的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等,教材中都有介绍,鼓励学生学习这些数学家的优秀思想,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渗透的形式,数学教材中涵盖了一些唯物辩证的观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找准其中的渗透点。
  总之,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并未有明确规定,对于民族地区高中的孩子而言,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学方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动态课堂的形式,需要数学教师将生活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波. 浅析民族地区高中数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J]. 大东方, 2016(4期):148-148.
  [2]达娃.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提高学习兴趣策略[J]. 教育, 2016, (007):P.44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