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探索
【作者】 黄玲姿
【机构】 (福建省福清市行知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营造出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有了合作学习的润色,音乐课堂生机盎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间满是智慧火花的碰撞。然而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合作学习往往缺乏有效性,或蜻蜓点水或留于形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甚至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克服留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弊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极具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关键词:音乐教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实践探究
《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提出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能让人受益匪浅。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然成为大力探讨的学习方式,它也成为了小学音乐学习主流之一,被大量运用到课堂中去,成为了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的一大亮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感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学习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合作氛围,激活音乐学习趣味
愉悦的课堂氛围往往让人如沐春风,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专心致志,课堂显得充满活力。它不仅激活了音乐学习的趣味,更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乐学、好学[1]。氛围的创设方法有“角色体验法”,即模拟音乐中的角色,入情入境地感受、体验音乐。例三年级《鸟店》的合作学习表演中,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鸟店中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有的在歌唱,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安静的休息,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小鸟角色产生了亲切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仿佛自己就是那店中的鸟儿和突如其来的猫,在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下,精彩地完成了合作表演活动。又有:“故事情境法”,即以故事导入,营造出生动有趣的合作学习氛围。例三年级《打秋千》中,教师用自己玩秋千的故事导入,描述了玩秋千时的滑稽与快乐,营造出颇为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教师顺势引出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们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唱了秋千哪三个特点,学生们沉浸在秋千情境中,专注聆听,接着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补充,得出了晃来又晃去、晃得高又高、晃得快有快三个秋千特点。教师又以三个特点进行拓展学习,引出了下滑音技巧,在趣味合作学习中解决了本课学习重难点。
二、精选合作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联合,还要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从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教学成效[2]。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根据教材挖掘出难易适中、适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设置的内容太简单,学生会失去合作解决问题的兴趣,反之设置的内容太难,会打击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可见,合作内容的设置是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之一。如四年级《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师抓准歌曲重难点合唱段落,设计出男女合唱的合作学习环节。首先用PPT展示了美丽的侗族阁楼,画面中侗族男生在屋底跳着有趣的多耶舞,女生在阁楼上唱起悠美的侗歌,画面直观地让学生明白,男生唱低声部,女生唱高声部。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为声部旋律设计律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下,男生组根据低声部旋律欢快的特点,设计出先拍手再击脚的声势律动,女生组根据一字两拍的旋律特点,设计出舞动彩带的声势律动,既熟悉了歌曲,又掌握了声部节奏及旋律特点。之后进行教师示范唱、各小组跟琴模唱等,教师及时点拨和指导,在歌唱中逐渐过渡到二声部合唱,最后,在教师准确指挥和四二拍声势律动的帮助下,学生掌握了合唱技能的学习。正是源于合作内容的精选,使这节课堂的合作学习既有效又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歌唱方法,更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保证合作时间,构建有效合作学习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高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团结协作,从而得出小组最终见解。设置的合作学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例:一节《音乐创编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剖析歌曲节奏型,并小组探讨,相互斟酌,共同合作创编出第四乐句的旋律。从合作内容设计上看,设置的精准有效,符合本课知识重难点,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教师在时间的安排上仅仅设定了2分钟,显然时间过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小组探讨,更不用说互为补充地写出旋律,课堂合作学习最终成为了优等生的“一言堂”。时间得不到保证,合作学习显得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学生的思维、合作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反之,合作学习的时间若太长,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已充分完成了合作学习内容,在剩余的时间里无事可做,四处是嘈杂的说话声,显得课堂教学低效又浪费了其他环节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在合作时间设置上,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难度等设计出适宜的时间,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教师及时点评、纠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激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收获的乐趣,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3]。
四、多元评价合作,感受合作成功乐趣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评价要多元化,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评价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评价,而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评价合作学习情况。如:“小组自评法”,由学生针对自己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纠正,最后,教师对小组成员的点评进行肯定和补充。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清楚地知道各自小组的优与缺,又能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又如“分值评价法”,三年级《小号手之歌》中,关于休止符的重难点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了分值评价法,各小组成员每提出一个有效建议,得一分,分值最高组为胜利。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各抒己见,有的思考、有的记录、还有些查起了资料,在有效地合作学习下,得出了:点头、捻指、拉绳、敲击等富有意义的休止符表现方式,使课堂合作学习既有趣又高效。更有“小口袋评价法”,学生在课前按表格设计自己心仪的小口袋评价本,在每一次同学展示合作成果时,迅速将建议记录在自己准备的小口袋记录本中,待几次评价后,翻阅之前的合作评价,观察评价是否有进步。这样类似记录本式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评价的乐趣,更让学生在评价本中看到了自己阶段性的进步,这份特有的记录让合作学习变得充满意义。
总之,要想让小学音乐课堂的合作学习有效,教师必须要不断深挖教材,备学生、备教育方法、备合作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推动学生从音乐合作学习体验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在合作中拓视野、悟音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合作学习成为音乐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黄丽娟.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11):36-38.
[2]范光丽.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9(06):63-65.
[1]王礼平.巧妙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构建音乐活力课堂[J].基础教育集论坛,2020(03):75-77.
关键词:音乐教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实践探究
《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提出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能让人受益匪浅。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然成为大力探讨的学习方式,它也成为了小学音乐学习主流之一,被大量运用到课堂中去,成为了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的一大亮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感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学习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合作氛围,激活音乐学习趣味
愉悦的课堂氛围往往让人如沐春风,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专心致志,课堂显得充满活力。它不仅激活了音乐学习的趣味,更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乐学、好学[1]。氛围的创设方法有“角色体验法”,即模拟音乐中的角色,入情入境地感受、体验音乐。例三年级《鸟店》的合作学习表演中,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鸟店中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有的在歌唱,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安静的休息,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小鸟角色产生了亲切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仿佛自己就是那店中的鸟儿和突如其来的猫,在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下,精彩地完成了合作表演活动。又有:“故事情境法”,即以故事导入,营造出生动有趣的合作学习氛围。例三年级《打秋千》中,教师用自己玩秋千的故事导入,描述了玩秋千时的滑稽与快乐,营造出颇为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教师顺势引出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们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唱了秋千哪三个特点,学生们沉浸在秋千情境中,专注聆听,接着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补充,得出了晃来又晃去、晃得高又高、晃得快有快三个秋千特点。教师又以三个特点进行拓展学习,引出了下滑音技巧,在趣味合作学习中解决了本课学习重难点。
二、精选合作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联合,还要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从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教学成效[2]。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根据教材挖掘出难易适中、适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设置的内容太简单,学生会失去合作解决问题的兴趣,反之设置的内容太难,会打击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可见,合作内容的设置是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之一。如四年级《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师抓准歌曲重难点合唱段落,设计出男女合唱的合作学习环节。首先用PPT展示了美丽的侗族阁楼,画面中侗族男生在屋底跳着有趣的多耶舞,女生在阁楼上唱起悠美的侗歌,画面直观地让学生明白,男生唱低声部,女生唱高声部。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为声部旋律设计律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下,男生组根据低声部旋律欢快的特点,设计出先拍手再击脚的声势律动,女生组根据一字两拍的旋律特点,设计出舞动彩带的声势律动,既熟悉了歌曲,又掌握了声部节奏及旋律特点。之后进行教师示范唱、各小组跟琴模唱等,教师及时点拨和指导,在歌唱中逐渐过渡到二声部合唱,最后,在教师准确指挥和四二拍声势律动的帮助下,学生掌握了合唱技能的学习。正是源于合作内容的精选,使这节课堂的合作学习既有效又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歌唱方法,更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保证合作时间,构建有效合作学习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高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团结协作,从而得出小组最终见解。设置的合作学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例:一节《音乐创编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剖析歌曲节奏型,并小组探讨,相互斟酌,共同合作创编出第四乐句的旋律。从合作内容设计上看,设置的精准有效,符合本课知识重难点,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但教师在时间的安排上仅仅设定了2分钟,显然时间过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小组探讨,更不用说互为补充地写出旋律,课堂合作学习最终成为了优等生的“一言堂”。时间得不到保证,合作学习显得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学生的思维、合作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反之,合作学习的时间若太长,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已充分完成了合作学习内容,在剩余的时间里无事可做,四处是嘈杂的说话声,显得课堂教学低效又浪费了其他环节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在合作时间设置上,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难度等设计出适宜的时间,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教师及时点评、纠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激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收获的乐趣,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3]。
四、多元评价合作,感受合作成功乐趣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评价要多元化,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评价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评价,而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评价合作学习情况。如:“小组自评法”,由学生针对自己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纠正,最后,教师对小组成员的点评进行肯定和补充。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清楚地知道各自小组的优与缺,又能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又如“分值评价法”,三年级《小号手之歌》中,关于休止符的重难点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了分值评价法,各小组成员每提出一个有效建议,得一分,分值最高组为胜利。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各抒己见,有的思考、有的记录、还有些查起了资料,在有效地合作学习下,得出了:点头、捻指、拉绳、敲击等富有意义的休止符表现方式,使课堂合作学习既有趣又高效。更有“小口袋评价法”,学生在课前按表格设计自己心仪的小口袋评价本,在每一次同学展示合作成果时,迅速将建议记录在自己准备的小口袋记录本中,待几次评价后,翻阅之前的合作评价,观察评价是否有进步。这样类似记录本式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评价的乐趣,更让学生在评价本中看到了自己阶段性的进步,这份特有的记录让合作学习变得充满意义。
总之,要想让小学音乐课堂的合作学习有效,教师必须要不断深挖教材,备学生、备教育方法、备合作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推动学生从音乐合作学习体验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在合作中拓视野、悟音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合作学习成为音乐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黄丽娟.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11):36-38.
[2]范光丽.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9(06):63-65.
[1]王礼平.巧妙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构建音乐活力课堂[J].基础教育集论坛,2020(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