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作者】 刘 敏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水武当小学)
【正文】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2013新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进行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 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3. 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纸教学具、刻度尺、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复习导新
预备铃响,观看一分钟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微视频。
师:刚刚我们观看的是机器人大赛的现场视频,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喜欢上了制作机器人。瞧!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表。
师: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看出数据的多少,我们可以怎样做?(预设:绘制条形统计图)
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看来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统计来源于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据的整理,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二、 观察分析,探索新知
(一)借助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
1、师:观察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谁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大家同意吗?我们一起来用手势比划一下!
2、师:(PPT演示动态路径)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你们猜猜这叫什么统计图。
生:折线统计图。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手势呈现数量的变化情况,为折线统计图的行程与学习做好铺垫。)
(二) 观察比较分析,认识折线统计图特征。
1、 比较分析,寻找相同点。
讨论探究,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又有哪些不同点呢?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一起讨论、交流。
2、 根据变化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何感想?
师:尽管从折线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参赛队伍数量有些下降,但总体来说,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是呈上升趋势的。那么请你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队伍数量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师:老师在网上进行了调查,2013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的队伍数是528支。(ppt折线统计图显示2013年数据)看来猜增加的同学都能够分析数据后进行简单的预测,猜减少的同学对数据分析还不够透彻。
师: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两点之间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且从这样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所拥有的优势。(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对比时,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读懂折线统计图,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与作用。学生在数据分析、发现后,可以对今后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从而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性和它的优势。)
三、 习练储智
1、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
(1) 根据上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 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长了多少厘米?
(3) 师:这是我国0-10岁男孩平均身高绘制了表格。
师: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和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可真棒呢,还将陈东的数据与我国平均身高进行了比较。
2、师:小薇一次生病期间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如下:
(1) 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2) 如果你是医生,看到这份体温报告你会说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3、 谁是理财小专家。
师:你们知道哪些理财方法?(收益性保险、房地产、股票、黄金、基金等等)
师:老师这里收集到了这几个月来有关这三个理财项目的一些数据,请小组内分工合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观察、分析数据,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小组会选择哪个理财项目。
(设计意图:第1题设计了“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和“全国0-10岁儿童平均身高统计表”这组对比练习,使学生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也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做了铺垫。第2题设计小薇生病后的体温记录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悟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对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并能得出适当的预测。第3题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拓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了统计思想。)
四、 习得升智
师:同学们,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直观的表示了数量的增减变化。
生2:我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预测。
生3:我还学会了通过收集数据来进行调查统计。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一节课的心情变化吗?与你们这群既善于观察、又勤于思考的孩子们在一起上课,老师心情是越来越开心,越来越高兴!感谢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增减变化
先描点、再连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进行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 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统计思想。
3. 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纸教学具、刻度尺、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复习导新
预备铃响,观看一分钟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微视频。
师:刚刚我们观看的是机器人大赛的现场视频,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喜欢上了制作机器人。瞧!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表。
师: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看出数据的多少,我们可以怎样做?(预设:绘制条形统计图)
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看来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统计来源于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据的整理,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二、 观察分析,探索新知
(一)借助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
1、师:观察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谁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大家同意吗?我们一起来用手势比划一下!
2、师:(PPT演示动态路径)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你们猜猜这叫什么统计图。
生:折线统计图。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手势呈现数量的变化情况,为折线统计图的行程与学习做好铺垫。)
(二) 观察比较分析,认识折线统计图特征。
1、 比较分析,寻找相同点。
讨论探究,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又有哪些不同点呢?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一起讨论、交流。
2、 根据变化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何感想?
师:尽管从折线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参赛队伍数量有些下降,但总体来说,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是呈上升趋势的。那么请你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队伍数量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师:老师在网上进行了调查,2013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的队伍数是528支。(ppt折线统计图显示2013年数据)看来猜增加的同学都能够分析数据后进行简单的预测,猜减少的同学对数据分析还不够透彻。
师: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两点之间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且从这样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所拥有的优势。(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对比时,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读懂折线统计图,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与作用。学生在数据分析、发现后,可以对今后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从而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性和它的优势。)
三、 习练储智
1、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
(1) 根据上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 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长了多少厘米?
(3) 师:这是我国0-10岁男孩平均身高绘制了表格。
师: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和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可真棒呢,还将陈东的数据与我国平均身高进行了比较。
2、师:小薇一次生病期间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如下:
(1) 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2) 如果你是医生,看到这份体温报告你会说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3、 谁是理财小专家。
师:你们知道哪些理财方法?(收益性保险、房地产、股票、黄金、基金等等)
师:老师这里收集到了这几个月来有关这三个理财项目的一些数据,请小组内分工合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观察、分析数据,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小组会选择哪个理财项目。
(设计意图:第1题设计了“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和“全国0-10岁儿童平均身高统计表”这组对比练习,使学生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也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做了铺垫。第2题设计小薇生病后的体温记录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悟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对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并能得出适当的预测。第3题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拓展,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投资方式进行分析,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渗透了统计思想。)
四、 习得升智
师:同学们,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直观的表示了数量的增减变化。
生2:我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预测。
生3:我还学会了通过收集数据来进行调查统计。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一节课的心情变化吗?与你们这群既善于观察、又勤于思考的孩子们在一起上课,老师心情是越来越开心,越来越高兴!感谢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增减变化
先描点、再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