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个性化角度下实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张 鹏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时期的作文教学是十分关键且重要的,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个性化的视角出发,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个性,通过小组合作、拓展写作空间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1、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特点
传统的作文教学缺少一定的个性,学生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质量较差,缺少悬念、特色以及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学生写作能力始终无法提高的关键所在。要想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作品,就需要教师能够从个性化的角度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全面认识个性化理念与其它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结合实际作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创新作文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鼓励学生在学生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以此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该教学理念是从学生的本体出发,建立在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看似不成熟的想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不断的思考与创新中。其次,建立在角度下的作文教学具有创新的特征,不拘泥在原有思想中,将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学生完全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写作,并且在写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而不是将固有的写作方法生硬的套在每篇文章的写作中,在创新性理念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每篇都会不同,带给人不一样的信新鲜感。同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个性化角度作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体现,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将教学的内容禁锢在课堂的四十分钟以及文本中的内容上,学生缺乏课外实践及自身体验,对于本身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而言,制约了其作文水平的提升,而通过实践性与体验性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自身体验后进行作文的创作,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提升成绩的手段,而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导下,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创作的过程,缺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及兴趣的激发,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看见作文就头疼。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素质教学需求,摒弃固有思想,站在个性化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定位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创新的机会,拓展学生思维发展,以此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2.2指导方式创新
因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学生的个性指导需要教师站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大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程度,然后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符合这个年纪学生该有的思想,促使写作方向更加新颖、独特。如在叙事类文章的写作中,小学生一般采用正序进行事件的描写,而这样的叙事类文章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这类文章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插叙、倒叙等方式,突出文章高潮,简单扼要,对于次要内容的写作方面应尽量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文章主题,并加以反思与总结,实现写作主题的升华。
2.3拓展写作空间,丰富写作个性
在个性化视角下展开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切勿将写作话题固定在教材中,而是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实现学生写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在自由的空间内,学生能够自由地撰写内容、自主立意,自信修改与反思。当写作话题足够开放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极大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非常有利于学生写作个性的丰富化。
2.4实行个性化作文命题
个性化名命题是学生创作的前提条件,在个性化命题下,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自身情感及价值观等。如在想象类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自身比喻为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如猪猪侠、奥特曼、超人等英雄形象。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综艺节目作为作文的命题,将综艺节目中感兴趣的事件以及获得的启示等,融入到写作中,鼓励学生所思、所想、所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突破单一化命题作文的现状,逐渐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及厌学心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发展与积累写作素材,拓展知识面,为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2.5肯定和鼓励学生,展示写作个性
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需要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仍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需要认真地评改学生的作文,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发现他人的优势,从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在进行学生作文的评改时,要用采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利用红色的笔将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圈出来,存在问题的地方就用横线标记出来。如果学生打开自己的作文本,发现满眼都是红圈圈,那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孩子写作的肯定,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
结合上文可知,在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相关教师予以重视。在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为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单一化作文教学中的缺陷,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特征,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陈慧敏.吉林教育.2015(28)
[2]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实践研究[J].单金丽.成才之路.2015(27)
[3]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夏春梅.教师.2015(26)
[4]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感受[J].强永莲.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1、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特点
传统的作文教学缺少一定的个性,学生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质量较差,缺少悬念、特色以及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学生写作能力始终无法提高的关键所在。要想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作品,就需要教师能够从个性化的角度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全面认识个性化理念与其它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结合实际作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创新作文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鼓励学生在学生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以此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该教学理念是从学生的本体出发,建立在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看似不成熟的想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不断的思考与创新中。其次,建立在角度下的作文教学具有创新的特征,不拘泥在原有思想中,将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学生完全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写作,并且在写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而不是将固有的写作方法生硬的套在每篇文章的写作中,在创新性理念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每篇都会不同,带给人不一样的信新鲜感。同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个性化角度作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体现,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将教学的内容禁锢在课堂的四十分钟以及文本中的内容上,学生缺乏课外实践及自身体验,对于本身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而言,制约了其作文水平的提升,而通过实践性与体验性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自身体验后进行作文的创作,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提升成绩的手段,而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导下,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创作的过程,缺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及兴趣的激发,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看见作文就头疼。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素质教学需求,摒弃固有思想,站在个性化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定位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创新的机会,拓展学生思维发展,以此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2.2指导方式创新
因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学生的个性指导需要教师站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大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程度,然后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符合这个年纪学生该有的思想,促使写作方向更加新颖、独特。如在叙事类文章的写作中,小学生一般采用正序进行事件的描写,而这样的叙事类文章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这类文章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插叙、倒叙等方式,突出文章高潮,简单扼要,对于次要内容的写作方面应尽量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文章主题,并加以反思与总结,实现写作主题的升华。
2.3拓展写作空间,丰富写作个性
在个性化视角下展开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切勿将写作话题固定在教材中,而是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实现学生写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在自由的空间内,学生能够自由地撰写内容、自主立意,自信修改与反思。当写作话题足够开放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极大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非常有利于学生写作个性的丰富化。
2.4实行个性化作文命题
个性化名命题是学生创作的前提条件,在个性化命题下,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自身情感及价值观等。如在想象类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自身比喻为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如猪猪侠、奥特曼、超人等英雄形象。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综艺节目作为作文的命题,将综艺节目中感兴趣的事件以及获得的启示等,融入到写作中,鼓励学生所思、所想、所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突破单一化命题作文的现状,逐渐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及厌学心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发展与积累写作素材,拓展知识面,为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2.5肯定和鼓励学生,展示写作个性
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需要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仍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需要认真地评改学生的作文,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发现他人的优势,从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在进行学生作文的评改时,要用采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利用红色的笔将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圈出来,存在问题的地方就用横线标记出来。如果学生打开自己的作文本,发现满眼都是红圈圈,那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孩子写作的肯定,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
结合上文可知,在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相关教师予以重视。在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为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单一化作文教学中的缺陷,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特征,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陈慧敏.吉林教育.2015(28)
[2]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实践研究[J].单金丽.成才之路.2015(27)
[3]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夏春梅.教师.2015(26)
[4]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感受[J].强永莲.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