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思维导图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 加洛木干
【机构】 (四川省会东县鲁吉镇文箐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属于中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思维导图属于新型的一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还能够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与知识归纳能力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
1、运用思维导图,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确保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教师首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能够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教学模块,并且制作相应的教学模块,从而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倘若教师只是凭借着教材内部开展理论知识的讲解,便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到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构建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且系统化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点。例如:在《信息交流的方式》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知识点的讲解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的分析与探讨信息交流的各种方式并且及时的记录。随后,安排各个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效,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知识模块,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一定的补充以及充分的说明。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到查漏补缺。
2、运用思维导图,整合教学素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学习渐渐地变成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完成高效课前预习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与信息,例如运用所掌握的Word知识制作相应的电子文件,运用PPT的相关知识制作学习的演示文稿,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但是学生在搜集以及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普遍都会搜集到大量的文字以及图片资料,这会导致学生学习以及制作的时候出现杂乱无章等问题,欠缺一定的整理以及有效的使用。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思维导图能够整体的规划与整理素材,确保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素材整理思维,让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同时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提升素材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例如:在有关于PPT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的主题:我的家乡,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各种有关于家乡的美食、人文景观以及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资料,随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析以及讨论,把结果制作成学习的思维导图。最后,按照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来搜集以及整理信息,提升素材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学生无法高效理解与掌握零散且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巩固,让学生能够将零散以及复杂的知识点进一步的串联起来,实现知识点的内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关联性。例如:在“Word、Excel”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由于两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并未体现出关联性,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当中,Word、Excel属于办公软件当中的关键组成,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明确Word、Excel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软件的扩展名、功能以及文件类型等进行知识点的分析以及整理,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得吸纳关系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此外,利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点的内化,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 2018, 000(017):P.F0003-F0003.
[2]竹学雪.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36.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与知识归纳能力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
1、运用思维导图,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确保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教师首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能够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教学模块,并且制作相应的教学模块,从而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倘若教师只是凭借着教材内部开展理论知识的讲解,便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到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知识构建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且系统化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点。例如:在《信息交流的方式》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知识点的讲解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的分析与探讨信息交流的各种方式并且及时的记录。随后,安排各个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效,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知识模块,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一定的补充以及充分的说明。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到查漏补缺。
2、运用思维导图,整合教学素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学习渐渐地变成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完成高效课前预习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与信息,例如运用所掌握的Word知识制作相应的电子文件,运用PPT的相关知识制作学习的演示文稿,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但是学生在搜集以及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普遍都会搜集到大量的文字以及图片资料,这会导致学生学习以及制作的时候出现杂乱无章等问题,欠缺一定的整理以及有效的使用。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思维导图能够整体的规划与整理素材,确保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素材整理思维,让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同时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提升素材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例如:在有关于PPT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的主题:我的家乡,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各种有关于家乡的美食、人文景观以及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资料,随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析以及讨论,把结果制作成学习的思维导图。最后,按照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来搜集以及整理信息,提升素材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学生无法高效理解与掌握零散且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巩固,让学生能够将零散以及复杂的知识点进一步的串联起来,实现知识点的内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强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关联性。例如:在“Word、Excel”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由于两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并未体现出关联性,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当中,Word、Excel属于办公软件当中的关键组成,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明确Word、Excel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软件的扩展名、功能以及文件类型等进行知识点的分析以及整理,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得吸纳关系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此外,利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点的内化,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 2018, 000(017):P.F0003-F0003.
[2]竹学雪. 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