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杨永莉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腾芳小学校)
【正文】摘 要: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学习是立足语文学科,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途径、方式,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实践活动。文本基于生态课堂背景,就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态课堂;拓展学习;小学语文;探索实践
语文拓展性阅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激发兴趣,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拓展性阅读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拓展性阅读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
例如,部编教材“环境保护”拓展性阅读学习,让学生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又比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开展的“回忆我的小学生活”,我就安排学生回家收集一张有故事的照片,让学生带照片到学校进行交流,进行全班分享,最后用真情实感记录下照片中的故事。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积累,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报纸、图书、刊物是传统的课外阅读渠道,决不能轻视它的作用;电影、电视、电脑是现代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应引导学生广采博收。小学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好雨时节”,最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背诵一些经典诗文佳作,名言警句。让学生先读先背,以后慢慢反刍,消化吸收。
笔者就结合学生实际,拟定了相应的推荐读物,一直坚持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晨诵,读儿歌、《日有所诵》、绘本,一起吟诵经典诗文,一起阅读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的作品,在阅读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深受学生欢迎。
三、学科渗透,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拓展性阅读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在活动中,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渗透,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作文教学的实验作文、生活作文、游戏作文、“写使用说明书”等,阅读教学中的画一画、唱一唱、摆一摆、凑一凑、动一动等。一般地说,把课堂教学设计成情节型的,活动型的,因为综合了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手法,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效果更好。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小论文竞赛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再查找相关资料,与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联系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将科学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兴趣高昂,习作生动形象。
四、举办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拓展性阅读学习活动中,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学习吟诵、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利用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组织学生作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拓展性阅读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拓展性阅读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大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
五、课外延伸,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语文拓展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应与当地博物馆、乡土风俗等人文资源紧密联系结合,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游览、远足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非仅仅是个被动参与者。
比如,结合学生本地的一些乡土资源,利用节假日,让学生收集其中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典故,民歌民谣,既能陶冶情操,体验生活,又能增长见识。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民族文化的教育。
六、依托网络,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学习渠道,已成为开展语文拓展性阅读学习的重要驱动。
比如在上部编教材“传统佳节”时,让学生网上采集我国的传统佳节有哪些,有些什么习俗,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拓展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学习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使其体验学习的快乐,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亮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8.
[2]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关键词:生态课堂;拓展学习;小学语文;探索实践
语文拓展性阅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激发兴趣,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拓展性阅读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拓展性阅读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
例如,部编教材“环境保护”拓展性阅读学习,让学生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又比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开展的“回忆我的小学生活”,我就安排学生回家收集一张有故事的照片,让学生带照片到学校进行交流,进行全班分享,最后用真情实感记录下照片中的故事。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积累,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报纸、图书、刊物是传统的课外阅读渠道,决不能轻视它的作用;电影、电视、电脑是现代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应引导学生广采博收。小学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好雨时节”,最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背诵一些经典诗文佳作,名言警句。让学生先读先背,以后慢慢反刍,消化吸收。
笔者就结合学生实际,拟定了相应的推荐读物,一直坚持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晨诵,读儿歌、《日有所诵》、绘本,一起吟诵经典诗文,一起阅读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的作品,在阅读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深受学生欢迎。
三、学科渗透,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拓展性阅读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在活动中,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渗透,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作文教学的实验作文、生活作文、游戏作文、“写使用说明书”等,阅读教学中的画一画、唱一唱、摆一摆、凑一凑、动一动等。一般地说,把课堂教学设计成情节型的,活动型的,因为综合了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手法,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效果更好。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小论文竞赛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再查找相关资料,与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联系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将科学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兴趣高昂,习作生动形象。
四、举办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拓展性阅读学习活动中,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学习吟诵、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利用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组织学生作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拓展性阅读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拓展性阅读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大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
五、课外延伸,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语文拓展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应与当地博物馆、乡土风俗等人文资源紧密联系结合,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游览、远足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非仅仅是个被动参与者。
比如,结合学生本地的一些乡土资源,利用节假日,让学生收集其中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典故,民歌民谣,既能陶冶情操,体验生活,又能增长见识。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民族文化的教育。
六、依托网络,开展拓展性阅读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拓展学习渠道,已成为开展语文拓展性阅读学习的重要驱动。
比如在上部编教材“传统佳节”时,让学生网上采集我国的传统佳节有哪些,有些什么习俗,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拓展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学习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使其体验学习的快乐,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亮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8.
[2]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