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 邹维政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鸭溪中学)


【正文】  摘 要: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学能让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问题理解能力得到培养锻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或者语句内表达的深刻含义,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极大地帮助,所以,要想初中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就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任何阅读教学都是其中的重点教学。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初中正是学生们发展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重视起来,利用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上去,才能够引导他们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1、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初中学生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提升来说非常重要,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之外,还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辅助学生阅读学习。通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环境的创造,能让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得到一定提升,学生不会再觉得语文阅读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此时,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语文素养随之提高。良好阅读教学环境的创造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所选用的不同阅读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教学设计的同时对教材段落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教材阅读和教材学习中去,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想象力和阅读创造力,对阅读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2、增加课堂讨论环节
  培养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而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课堂讨论环节是缺少不了的。而课堂讨论分为大组、小组以及同桌互相讨论,或者也可以开展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
  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还有加强课堂讨论环节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讨论不仅仅是同学与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简单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大脑思维、言谈举止以及面部表情等提升的过程,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另外,老师也可以通過课堂讨论把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进行纠正。
  3、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情境充分再现
  利用多种方式可使文章中的情境得到创设,而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使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有独特的优势。比如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使文章中的情境再现出来,以此对学生原有知识进行弥补。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伟大的悲剧》一文,老师在对其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投影仪来播放一些南极恶劣天气的照片,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南极的极端天气,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主动的去完成阅读任务。
  4、、注重方法教学,引导学生活用阅读方法策略
  4.1学会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
  (1)筛选表述,整合关键语句。进行文本阅读解题时必须做到文同聚顺,能够在冗杂的语句中筛选并且整合,从而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如关注的句子包括名词术语、写作手法、思想情感、理论论述等。
  (2)对关键句进行提炼。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去提炼关键句段,也就是找原话,面对问题直接在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在从中提炼出要解答的重点内容。
  (3)利用修辞方法进行文章解析。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设问、排比、夸张等,让学生利用修辞手法理解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感情,从而更好地解读文章。
  4.2学会选取合适阅读方式针对性阅读
  对待不同的阅读文本,由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师要讓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进行文本性的针对性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阅读古诗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的记忆古诗,就可以让学生去大声地朗读,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朗朗上口中记忆古诗,也方便学生更好的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再如阅读小说时,为了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就要让学生进行默读,这样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当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手、脑并用,手要随时勾画重点字词,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5、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放开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多半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课堂模式基本上都是这样几个环节:基础过关,概括大意,分析形象,总结归纳。课堂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刻板、毫无生气,学生回答问题也是有气无力、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理解体会。其实,语文课堂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有一些浪漫情调的语文味道十足的精神之旅,我们的课堂应是活跃的、愉快的,应该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盛宴,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轻松、快乐的,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敞开,思维才会打开。因此,教师就应尽力创设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才会真正地读出语文的味道来。
  6、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了解当下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心里状况以及学生日常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根据阅读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与内容;其次,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书本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阅读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老师通过给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小主人地位,激发阅读兴趣,学会选择、思考阅读内容。
  让阅读课从传统的教学课堂转变为读书分享会,老师在设定阅读主题后,可以将自己认为优秀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们,并为学生准备好读物,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相互分享阅读感想,在自由、充足的时间、空间下,让学生尽情从书中领略美丽的文字与情感,从而让学生得到身心放松、自由想象,爱上阅读课堂。
  总之,初中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意义,更有丰富精神的内涵。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司翠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8):69.